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表是影片《长安三万里》中诗人履历(部分)。他们的这些履历能说明唐朝(     

李白

因是商人之子无法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后通过玉真公主引荐入朝为官

高适

参加科举落第;因人推荐进入仕途;安史之乱中立下战功,进封渤海县侯

杜甫

参加科举,因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而落榜;后通过向皇帝献赋获得了等候分配官职的资格

孟浩然

通过行卷获得科举考试的状元;安禄山攻占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A.选官方式多样B.政府对社会控制较严
C.盛世潜伏危机D.诗人与时代相互影响
2 . 《新唐书》卷52《食货志》载:“税法即行,民力未及宽,而(781年)朱滔、王武俊、田悦合从而叛,用益不给,而借商之令出。……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增其本道税钱,每缗二百,因诏天下皆增之。”由此可知该税法(     
A.实际上增加了百姓的负担B.基于镇压地方叛乱而实行
C.有力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D.扩大收税对象来增加收入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梅岭山路自秦代开辟以来长久失修,基本失去交通运输功能。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奏请重新修凿梅岭山路的奏疏获准。他亲自到现场勘察,“缘燈道,拔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最终部分利用旧关道又截弯取直修建新道,缩短险峻山路15里。开工后,张九龄利用十一月的冬闲时节召集乡民筑路,民众争相出力,新道不日凿成,“坦坦而方五轨,闻闻而走四通”,横穿南岭山脉,连接广东和江西。梅关道开通以后,海外诸国向朝廷入贡的物品经由梅关道北上,梅关道成为一条贡道。同时,唐政府也将梅关道作为官方驿道,设置驿站、配置戍卒、征收商税。唐朝末年,社会动荡,大批难民经由此道迁徙到岭南地区,岭南地区人口大为增加。

——摘编自王薇《文化线路视野中梅关古道的历史演变及其保护与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梅关道得以开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梅关古道开通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通典·食货七》所记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与唐肃宗乾元三年户口数的变化。它反映出当时(       


天宝十四年(755)

乾元三年(760)


管户总数

89141781

1933174

课户

5349280

758582

不课户

3565501

1174592


管口总数

52919309

16990386

课口

8208321

2370799

不课口

44700988

14619587

A.地主豪右公开隐匿大量人口B.赋役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C.众多藩镇迅速摆脱中央控制D.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唐文宗为公主安排婚姻时倾向于士族子弟,但士族们却不愿与皇家联姻,因为公主目无礼法、骄悍难治,以至于他感叹“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材料反映唐朝(     
A.士族仍然处于权力的支配地位B.皇权受到了士族的极大挑战
C.唐朝皇室不受儒家观念的束缚D.门第观念仍然影响婚姻选择
2024-02-01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五)历史试题
2023·江苏南通·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初的租庸调制以均田制基础,即使农民分配到的实际土地没有达到法定授田标准,每丁每年也要纳定额的租调。唐中期实行两税法,依户等纳钱,依地亩纳粟,但丁额不废(以便临时差发力役)。由此可见,这一改革使(     
A.赋税原则由税产变税丁B.白银开始成为税收支付手段
C.百姓税赋负担相对公平D.政府放松了对户籍制度管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唐以来“士人登第必展欢宴,谓之‘烧尾’”;许多地方修建了“文峰塔”“文昌阁”,还修建了题名碑和牌坊彰显功名荣耀。这些现象可以说明
A.崇文抑武成为治国方针B.民间向学风气日益浓厚
C.社会风俗受到科举影响D.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
2023-05-24更新 | 46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届高三考前打靶历史试题
8 . 简述唐朝两税法施行的背景、内容和作用?
2023-05-1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地区2023届港澳台侨学生高三二模联考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指出:“实施《地令》或《田令》时,北魏、北齐采用双轨制:对待北鲜卑拓跋族聚居区来说确实是普遍授田制。对汉族为主聚居区,则只是限田制,同时也是一种户籍登记制度。隋唐未见按《田令》规定给吏民实际授田与土地还受的实例;相反,可直接反映未曾实际授田与土地还受的实例却很多。”材料主要反映了(     
A.均田制缺乏实施的社会基础B.土地所有权的变更趋于频繁
C.土地私有观念影响制度实践D.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2023-03-23更新 | 838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3届高三考前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10 . 唐朝宰相薛元超以门荫入仕,感叹“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诗人章孝标中进士后,作诗抒怀:“及第全胜十政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由此可知,唐朝科举(     
A.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B.通过进士科考试即可任官
C.注重诗赋等个人文学才能D.进士出身的官员声望较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