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图示


材料二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所反映政治制度的名称和朝代。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三省的职能及其影响。
2021-03-2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建立的,其目的在于分散宰相的权力以强化君权。唐朝继承这一制度,看到的却是分散决策权力的好处。“三省六部制”的第二大优点在于改变以往的个人施政,成为集体施政。自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体制以来,国家行政制度的顶端是统领百官的宰相,并对国家行政负总责。如果对此权力结构用简单的图示来表示的话,国家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是宰相,皇帝就像是金字塔上的避雷针。汉武帝设立内朝,通过身边的秘书机构直接向朝廷各个部门发号施令,要求政府部门同时向皇帝和宰相汇报,这就侵夺了相当部分的宰相权力。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便在制度上规定皇帝才是金字塔的顶端。

——摘编自韩昇《“三省六部制”从制度上避免腐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间宰相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图示


材料二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所反映政治制度的名称和朝代。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三省的职能及其特点。
4 . 通过历史上不同社会时期不同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的建设,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是什么?该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回答,唐太宗时期,加入国家要在江南修建一项水利工程,其正常的运行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B.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吏部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3)根据材料三的图示,完成下列表格。
国家
走上资本主义民主道路的方式
政体
政体确立的标志
英国



美国



法国

民主共和制

德国
发动王朝战争




(4)上述材料反映的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
2012-01-10更新 | 6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湖南省凤凰县华鑫中学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隋唐时期王朝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在制度上也有重要建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的三省六部示意图


材料二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编自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摘编自《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税法实施的积极作用。
6 . 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固然采取过某些权宜性的措施,但对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显然更为重视。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二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时期“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在政治上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三省各自职能并写出使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的事件
2022-12-02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国家治理与制度创新]

材料一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馆、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又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那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木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秦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秦”,著‘皇’,采上古“帝”位号,曰“皇帝”。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起》

材料二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唐太宗如果下令治理黄河,按制度规定,需要经过怎样的运行程序?
2021-11-0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古代大一统的内涵极其丰富,它包含了各个领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的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是诸夏民族和若干外族在种族和文化方面融合的结果,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

这个划时代的变革,不但结束了列国的局部战争,废除了列国间重重的关隘和限制,而且更重要的是“大一统” 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促使中国人产生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秦的统一顺应了春秋、战国以来历史的发展趋势,在政治制度上、思想文化上、经济形态上都使中国出现亘古未有的新局面。甚至在疆域方面,亦因统一事业的完成而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一方面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以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另方面对东南及南方边疆地区也发挥了巨大的开拓作用,奠定了此后两千年中国版图的基础。

——整理自邹纪万《秦汉史》

材料二

材料三   唐代的三省,仍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三省的首长,均为宰相之职。隋时,三省的职掌没有明确的划分。直到太宗时,始告确定,以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查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但因权力的彻底分化,中书与门下是不免因成见的关系发生公务上的争执。太宗为补这个流弊,因而设人作为三首长联席议政的机关,最初A设在门下省,后来移到中书省改称为“中书门下”。

三省长官虽为宰相,但其他官吏也可由皇帝指派,参决大政。这个制度也承自隋朝。太宗时,命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此后任何官吏,只要在他的原有官衔之下加上一个“参议朝政”或“平章政事”之类的名号,便是实际的宰相。这类名号最初甚为繁多,后来逐渐定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两个名称。

——傅乐成: 《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秦朝大一统在政治制度上、思想文化上、经济形态上、疆域上的表现并指出秦大一统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中的示意图,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结合所学概括该制度实施后出现的问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填写下划线A上的机构名称。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2021-12-2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不断加强皇权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二   唐朝中央中枢机构示意图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钱穆《国史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制度创新和变革”的表现。
(2)写出材料二中①、②、③所示机构的名称。唐太宗如果下令要治理黄河,按照制度规定,需要经过怎样的运行程序?
(3)依据材料并联系所学,指出唐代相制与汉朝比较所发生的变化并简析其积极作用。
2021-11-2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中央官制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1)说出上图中秦朝、唐朝中央官制的名称。比较分析材料一中秦朝和唐朝所设置的机构在管理职能(事务)上的不同。

材料二   政事堂集体议事制度以及门下省的封驳制度,只能说明唐朝是有限的专制制度。由于三省分工的不同,见解、观点也难免各有异,相互间“日有争论,纷纭不绝,各项政令不能及时下达,以致贻误事机。为此,乃创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以救其弊。”唐代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多时至十几人,……执笔大臣综合记录大家的意见,也有最后的文字决定权。

——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整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政事堂制度的创立对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所起的作用。
2021-11-0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