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陶潜、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后人于此建三笑亭。这便是虎溪三笑的典故。这反映了(       
A.儒家正统地位发生动摇B.思想环境的相对宽松
C.三教之间的交融与发展D.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齐民要术》记载:“七月七日取水作之。大率麦院一斗,勿扬簸。水三斗,粟米熟饭三斗,摊令冷。先下麦,次下水,次下饭,直置勿搅之。以绵幕瓮口,拔刀横瓮上。一七日,著并花水一碗;三七日,旦,又著一碗,便熟。常置一瓠瓢于瓮,以挹醋。”上述材料信息主要反映(     
A.《齐民要术》主要是手工艺著作B.经济作物种植普遍推广
C.南北经济广泛交流和巨大发展D.古代农学的实用性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表反映了唐代文艺领域呈现的新现象。据表可知,唐代(     
现象一元(稹)白(居易)浅俗的诗歌风靡朝野内外
现象二散文以散化骈,接近口语,易懂实用
现象三大量表现城市生活而迎合市民心理的传奇和词崛起
现象四骈文俗讲、绝句和词为伶伎、僧俗广泛演唱
A.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文艺庸俗B.士人与平民文艺分野消失
C.佛教世俗化的程度不断提高D.文艺呈现出世俗化的倾向
2022-12-03更新 | 241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西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桂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多宝塔碑》是唐代的书法家颜真卿在天宝十一年写的,反映的是他早期的书法风貌,它“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表达书者“心正则笔正”的书法意念,体现郁郁盛唐气象。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下面符合这一特点的字体是(     
A.草书B.楷书C.行书D.小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代初年,佛教禅宗产生,被誉为佛教界的革命。禅宗注意汲取有关人性论与人生哲学方面的思想,如儒家的“性善”论与“致诚返本”之说,道家的“坐忘”“心斋”“虚静之心”以及清心寡欲、无为无事的人生方式等。这反映出禅宗
A.研究重点和儒道趋于一致B.影响了传统主流思想的地位
C.与本土传统精神密切联系D.背离了传统佛教教义的内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葛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C.西域都护的设置D.丝绸之路的开通
7 . 下图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她姿态优美,手势纤巧,混合了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真实地表现了人体美。由此可知,敦煌壁画
A.兼收并蓄B.注重写实C.技艺精湛D.规模巨大
8 .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推测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作品注重意境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离骚》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唐朝开放的社会环境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C.李清照是豪放派的著名代表人物
D.《窦娥冤》是明清小说的著名代表作
10 . 梁武帝萧衍曾对某一书法艺术作了如下描述:“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最符合这一描述的是
A.甲骨文B.大篆C.草书D.隶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