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中国宋代社会出现了重大变革。贵族的失势的结果是君主的地位和人民较为接近,任何人要担任高职,亦不能靠世家的特权,而是由天子的权力来决定和任命国家所有权力归于天子一人所有,其他任何大官均不能有全权。除此之外,宋代以铜钱代替绢布、绵等使用,发达的时候还盛用交子、会子的纸币,南宋时代纸币发行上升至极高金额……总而言之,自宋代开始,货币经济非常盛行学术文艺的性质亦有明显变化,文学由注重形式的四六体演变为自由表现的散文体,诗、词等亦都由注重形式转为自己发挥。总而言之,贵族式的文学一变而为庶民式的文学,音乐、艺术等亦莫不如此文学曾经属于贵族,自此一变成为庶民之物。

——摘编自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内藤湖南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7-06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宋人轶事汇编》记载,北宋名将狄青担任河北真定路副帅时,举行酒宴,一个名叫刘易的低级文臣也在座。酒宴中有伎人以儒者为戏,刘易大怒,指着狄青骂道“黥卒竟敢如此”,把酒杯摔在地上不辞而去。而狄青“笑语益温”,第二天亲自登门向刘易赔罪。这一记载从侧面反映了宋朝
A.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B.文武兼备的人才标准
C.秉笔直书的史学精神D.忠君勇猛的武将形象
3 . 宋朝武官仅拥一官号,中央在首都供给他们豪宅和丰厚的俸禄。比如某人是江苏督军,中央保留他江苏督军的名衔,但请他在中央住着。江苏省的事,另外派人去,派去的则是一位文臣。这就叫“知某州事”“知某府事”。该做法旨在
A.践行重文轻武理念B.强化中央集权
C.提高官员福利待遇D.巩固君主专制
2022-06-28更新 | 1601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课时及单元测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4 . 不属于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________(2个)
①参知政事   ②转运使   ③通判   ④内阁   ⑤军机处。
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________。转运使统管地方________。通判与________彼此制约。
2022-06-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默写提纲03单元
2022·全国·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地方行政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D.削弱州府权力
2022-06-09更新 | 15416次组卷 | 105卷引用:专题04辽宋夏金元时期 -2022年初升高历史无忧衔接(统编版)
6 . 苏轼指出:“方今天下……非有乱臣割据四分五裂之忧,而休养生息,常若不足于用。非有权臣专制擅作威福之弊,而上下不交,君臣不亲。非有四夷交侵边鄙不宁之灾,而中国皇皇,常有外忧。”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A.对前代问题矫枉过正的结果B.崇文抑武方针造成兵力弱小
C.机构重叠导致行政效率低下D.加强中央集权所产生的弊端
2022-06-05更新 | 1685次组卷 | 20卷引用:第0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下面“笔记卡片”记录的是中国古代某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据此可知,该王朝是
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8 .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于各州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简称通判,与知州同领本州,裁出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审理等事,本州公文须经通判同意签押方可施行。这些举措
A.扩大了知州的行政权力B.控制了地方财政支出
C.提高了各州的行政效率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2022-06-01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宋代地方管理上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等设置原则,一“路”之下同时存在四个平行的管理机构,它们之间采取互不相属、分化事权、相互牵制的原则。这一建制
A.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体现了重文轻武的理念D.为地方割据埋下隐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代“诸州及镇、戍之所,各自有城。……纵无城垣,篱栅亦是”;宋初曾令江淮诸郡毁废城垣,以至两宋时代的内地州县治所大部分都没有完整的城郭,基本上处于无城状态。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纠正藩镇割据之弊B.传统坊市制度走向瓦解
C.中央政府财政困难D.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