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北宋为了分割宰相权力,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种制度是( )
A.内外朝制度B.一府两院制C.三省六部制D.二府三司制
2 . 宰相制度是中国传统政治中重要的制度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宰相制度,代不相同,然相因而变,有其趋势,亦有其法则。趋势维何?时代愈前,相权愈重;时代愈后,相权愈轻。法则维何?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

材料二 在中国的政治传统中,君权和官僚制度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当官僚制度的机器发展得不符合“君尊臣卑”的要求时,君主便要对这部机器作一次基本的调整。由于相权处在这部机器运转的枢纽地位,因此每一次重大的调整便导致宰相制度的变更。

材料三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时必然结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秦朝到唐代中国宰相制度的演变情况。
(2)关于中国宰相制度的论点,哪两则材料是相似的?并阐明其相似的论点。
3 . 史学界学者普遍认为,宋朝皇权膨胀以太祖、太宗两朝表现最为明显,真宗以下,皇帝不再拥有开国创业之君的特殊权威,士大夫集团反而往往以“祖宗之法”为武器,尽量将皇权的行使约束在制度范围之内。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B.官员选拔方式发生变化
C.士大夫阶层政治主体意识增强D.皇帝权力日趋走向衰落
2021-10-26更新 | 1337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中朝”
B.宋代设置转运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C.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D.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黄宗羲在《原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二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下列制度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
①中外朝制度   ②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
③二府三司制   ④元朝的一省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D.②③
2021-08-23更新 | 189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晓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宋代中央政府发递文书有两大渠道:一条是按制度规定,经过门下省的通进司、进奏院进行发布;另一条是制度外,绕过中央官僚集团,由御前经入内内侍省直接下发。这体现了宋代
A.监督官员力度较大B.君相权力矛盾突出
C.国家官僚机构臃肿D.地方管理制度混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人邵博在《邵氏闻见后录》中记载,古制,宰相见天子议大政事,必命坐面议之,从容赐茶而退。艺祖(宋太祖)继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日:“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随后,宋太祖
A.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B.废除宰相,权分六部
C.依决策程序分割相权D.分化事权,强化皇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图是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ABC处对应正确的是
A.中书门下三司三衙B.中书省财政太尉
C.中书省三司太尉D.中书门下财政三衙
9 . 秦朝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就分封制的存留进行争论;唐朝设置了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北宋的谏院权限很大,对朝廷百官的任用及各种政事都可讨论,规谏朝政缺失;明朝创行密疏言事之制,赐给大学士“绳愆纠缪”图章,“凡政事有缺,……悉用此印密疏以闻”。这些制度的创立重在
A.避免官员权力的膨胀B.有效的限制了皇权专制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
2021-05-14更新 | 1415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北宋时期,可考的87位参知政事的平均任期只有30个月,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为9年5个月,任职时间最短的只有1个月。这一现象表明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B.官僚机构行政效率显著提升
C.中枢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D.通过人事任免皇权得到加强
2021-05-14更新 | 1726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