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比较稳定的统治,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设置的机构是(       
A.枢密院B.澎湖巡检司C.理藩院D.南海郡
2024-04-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金朝曾在地方上实行“因事而设,事罢则已”的管理办法,元朝继承并发展了金人的这一做法,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行省起初是临时性机构,后因军事征伐时间较长,渐成定制,其职能也由只管军事而变为兼管民政,成为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由此可见,元朝(     
A.行省制确立对后世影响深远B.注重维护国家统一局面
C.加强军事管理疆域不断扩大D.逐步完善中枢权力机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除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外,还有若干军事征伐型行省的设置,如征交趾行省、征缅行省等,但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些行省就被废除了。这说明元朝行省(     
A.兼有政治和经济双重功能B.设置灵活且适应元朝统治需求
C.有利于元朝加强中央集权D.废立与否取决于战争是否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和宋代的路相比,元代行省的管辖范围非常之大,权力也相应增大。行省作为中央机构的派出机构,“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据此可知,行省制(     
A.导致了宰相权力的过度膨胀B.壮大了地方分裂割据势力
C.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求D.解决了中央政令不畅问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行省间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使行省长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有利于(       
A.消除藩镇割据B.强化地方权力C.促进民族交融D.加强中央集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古漕运所从之道有三:曰陆、曰河、曰海,河漕视陆运之费省十三四,海运视陆运之费省十七八。……按海运之法,自秦已有之,而唐人亦转东吴粳稻以给幽燕,然以给边方之用而已,用之以足国,始于元焉。 况海运无剥浅之费,无挨次之守,而国家亦有水战之备,可以制伏朝鲜、安南边海之人,诚万世之利也……海运视河漕之数,所得益多,故终元之世,海运不废。

——摘编自朱子彦《元代的南北海运》

材料二   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1950年,政务院规定了制定新税则的六项基本原则:1.国内能大量生产或者暂时不能大量生产,但是将来有发展可能的工业品及半制成品,在进口同样商品时,关税税率应当高于该项商品的成本与中国同样货品的成本之间的差额,以保护国家的民族生产。……3. 对于国内生产很少或者不能生产的生产设备、器材、工业原料、农业机械、粮食种籽、肥料等,实行低税率或者免征关税。……依据这些原则,1951年5月《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实施,这是我国近100年来第一次真正独立自主制定的关税法规。

——摘自黄天华《中国关税制度》

材料三   长期以来,海床洋底的法律地位是不明确的。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深海洋底被用于军事目的的威胁与日俱增。1970年,第2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各国管辖范围以外海床洋底及其底土的原则宣言”,并决定于1973年召开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

在过程中,海底开发方式成为焦点问题。 海洋大国倾向于自由且独立地开发“区域”资源,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主张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进行管理,倾向于选择单一开发制。经过长达九年的协商,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就国际海底制度基本上达成协议,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创设了介于单一开发制与自由且独立地开发之间的平行开发制。作为原则,区域内的活动应为全人类的利益进行,而且只能用于和平目的。

——摘编自鹿守本《海洋法律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元代漕运发展的交通条件,并简析“终元之世,海运不废”的动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关税政策制定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简析1951年《海关进出口税则》实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定的原因,指出该公约在海底开发方面达成的共识。
2023-11-11更新 | 269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2023-09-17更新 | 247次组卷 | 4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封五年,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派遣专职官员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张骞出使西城后,汉王朝将匈奴势力赶出了河西地区,并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使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元朝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并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行御史台与廉访使司所构成的地方监察网络,构成了防范行省擅权坐大的特殊机制。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朝行省制度的特点和意义。
2023-03-2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元朝行中书省最初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来行省权力逐渐强化,可以制定包括核定行省官制及轮区、授权行省总领管内政务、并行枢密院于行省等规定。这反映出元代行省(     
A.是专门治理汉地的机构B.逐渐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
C.已具备地方割据的实力D.与中书省形成了制衡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据材料可知,元朝行省制度(     
A.导致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B.促进了险要之地的经济开发
C.改变了山川形便的区划原则D.推动了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