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辽金时代所谓的“汉人”,是特指辽朝境内以燕云十六州人口为主的汉族人民。由于长期处于异族统治之下,“汉人”具有明显的胡化倾向。宋人不承认他们是汉人,而契丹、女真等民族却仍将他们看作是汉人。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少数民族封建化加速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推行民族歧视的政策D.民族矛盾趋于缓和
2 . 下表是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首领的部分施政措施。由此可见,在这些政权中(     
少数民族首领措施
耶律阿保机重用汉人,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参照汉文化改造契丹文化。
李元昊依照宋制设立百官,参照宋制定朝仪。
完颜阿骨打命人依据由汉字改制的契丹字拼写女真语言,创造女真文字。
忽必烈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
A.统治者的汉文化素养深厚B.游牧文化已经走向没落
C.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D.因俗而治成为普遍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金熙宗(1119~1150年)统治时期,对猛安谋克制度进行了改革,一些猛安谋克被纳入州县系统。此外,他还对一些狩猎行为予以严禁,以免破坏庄稼的现象出现。金熙宗的这些改革举措(     
A.利于推动王朝封建化进程B.顺应了契丹民族汉化趋势
C.促进金朝民族矛盾的消除D.激化社会矛盾加速了衰败
2023-05-02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从北魏到金朝对“中国”概念认知的变化。这反映出(   
北魏推出“脱夷统华”理论。
后唐、后晋、后汉沙陀人以“政治正统”观念进行正统建构。
契丹人提出“北极之下为中国”“大辽中国”的说法。
金朝宣称“我本中国”。
A.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B.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发展演进
C.民族交融促进了国家的统一D.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扩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表反映了金朝六部尚书任职人员的种族来源情况。据此可知,金朝时期(     
民族女真族汉族契丹族渤海族总人数
人数97人108人13人9人227人
A.政治上实行蕃汉分治制度B.社会生活上实行兵民合一体制
C.汉人在六部中占主导地位D.黄河流域的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因“私用过度”,诸宗室贵族将皇帝“扶下殿庭,杖二十毕”。后来金朝学习中原王朝的礼仪制度,到第四代皇帝海陵王时,情势逆反,皇帝动辄以“杖之”威胁群臣。这种变化说明(     
A.少数民族政权因为汉化而衰弱B.汉族与女真族之间的和平交往
C.中原王朝的政治生态影响周边D.契丹按照自己的理解改造政治
2023-12-07更新 | 523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B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金朝海陵王前期,宰执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贵族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议国事、治国政。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官僚体系完善B.宗室素质下降C.吏治腐败严重D.君主专制加强
2022-10-27更新 | 392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辽宁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欧阳修在修订《新五代史》时,把辽朝归到《四夷附录》中。元朝宰相脱脱主持修史时,规定:“(辽金宋)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修成《宋史》《辽史》《金史》。这一变化表明()
A.政权并立使民族矛盾激化B.争夺正统斗争的激烈
C.修史的指导思想发生变化D.华夷一体观念的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