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造就了华夏系民族共同体与戎、夷、蛮、狄共同体犬牙交错、夷夏混居的族群分布格局。春秋以降,周王室在“礼崩乐坏”的大趋势下日益式微,由此失去了制衡诸侯和四裔诸族的“天下共主”地位。大国争霸、四夷交侵背景下的剧烈社会动荡,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各地族群的空前融合和相互认同。华夏、蛮、夷、戎、狄之间的文化差距和心理隔阂日益消弥,华夏与蛮夷戎狄一体同源的思想观念应运而生。这种观念的广泛流行,代表了当时“中国认同”的最高境界。

——摘编自田广林、任妮娜《从夷夏异制到华夷一体: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认同》

材料二   南宋统治者对南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了“权其酋长、使自镇抚”,建立土官统治,实行“以夷治夷”或“以夷治蛮”政策。辽、金建立政权后,逐步改变了对待异族掠夺与同化政策,承袭了“胡汉分治”与“因俗而治”,实行两种制度,“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金都实行了南北面官制、蕃律和汉律,还接受了先进的汉族文化和管理制度。元朝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制定了“吐蕃刑律”,极大地密切了吐蕃地区与中央的关系。继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晋江县管辖后,元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在北、西北地区设立羁縻卫所和屯田,以当地民族首领充任卫所长官。南方和西南地区,在土官制度基础上,发展成更加严密的土司制度。

——摘编自孙懿《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认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辽宋夏金元时期国家治理的新举措及特点。
2 . 宣政院初名为总制院,统辖吐蕃军政事务。至元二十五年(1288),更名为宣政院。“以帝师领院事,设院使等官”。官吏“铨选”、“机务处理”都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必经过中书省。这反映了元朝(     
A.改土归流正逐步推进B.外交制度已基本完善
C.宣政院与中书省平级D.中央直辖西藏的事务
2024-05-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局部的郡县制出现在春秋末年。秦始皇对旧六国的遗产进行重新规划,实现全面的郡县制。但是,分封子弟作为屏藩拱卫王室的思想始终存在,汉晋就发生了封建制的回光返照,使郡县制度严重变形。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派九卿出任地方州牧,州牧以监察官兼管了地方的兵权、财权和行政权,于是州成了郡的上一级机构,两级制政区转化为三级制。 隋统一中国后,全国存190郡,1255县。唐朝开国之后,郡又被改名为州。

材料二   元朝建国后,在中央立中书省。省臣被派往地方执政,称为行中书省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成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忽必烈灭宋前后,陆续设立河南、江浙、江西、湖广、陕西、四川、辽阳、甘肃、云南等行省。以后,元成宗大德年间又在和林设岭北行省,合共十个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为后世长期沿用,是我国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沿革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事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到唐代地方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辽阔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属于这一时期治理边疆的成功经验是(     
A.发动西征设立四大汗国B.设北庭都元帅府辖西域
C.设澎湖安抚司经略台湾D.设宣慰司管理西藏军政
2024-05-12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新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面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疆域示意图。下列关于这一朝代边疆管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处:设奴儿干都司,对东北地区进行直接管理
B.②处:设宣政院,通过册封和朝贡进行间接控制
C.③处:设台湾府,由福建晋江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D.④处:设北庭都元帅府,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2024-04-10更新 | 279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元代,在各行省的上供与留用问题上,中央与行省整体上实施七三分成的政策,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行省掌握留用的“岁课羡余钞”多达四十七万缗,正额以外的羡余,行省官往往可以“百端侵隐,如同己物”。这反映了元代(     
A.地方监察制度的缺失B.行省财政自主权较大
C.各省赋税负担不均衡D.中央集权体制的式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朝在西北边疆地区设置羁縻府州,边疆地区在服从唐朝政府政令的前提下可以保留现行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元朝时设置行政机构,将西北地区纳入了直接管辖范围之内,制定赋税制度,把经营西北地区纳入了国家建设计划之中。这一变化(       
A.呈现出边疆内地一体化的管理趋势B.反映出国家治理模式的多样化特点
C.得益于边疆民族对中原文明的推崇D.体现了统治者因俗而治的治边理念
8 . 元朝疆域辽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元史·地理志》中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由此可知,元朝(     
A.对边陲地区采取了羁縻府州政策B.解决了藩镇割据的难题
C.边疆管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向D.免除了边疆地区的赋税
2024-02-2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元朝大一统的成果,不仅表现为版图辽阔,而且表现为对边疆控制的强化。很多过去大一统王朝的“羁縻之州”,到了元朝“皆赋役之,比与内地”。元朝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有(     
A.设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B.在澎湖设置巡检司经略台湾
C.设理藩院,管理吐蕃地区D.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管理河西走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和宋代的路相比,元代行省的管辖范围非常之大,权力也相应增大。行省作为中央机构的派出机构,“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据此可知,行省制(     
A.导致了宰相权力的过度膨胀B.壮大了地方分裂割据势力
C.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求D.解决了中央政令不畅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