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地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口南迁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图中①②③处文化遗址的名称及承续关系,并从政治方面概述遗址①的文化成就。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的朝代。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人口南迁与经济结构发展演变之间的关系。
2024-01-0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检测历史试题
3 .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尊崇儒术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与宋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材料三   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上述材料均选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1)根据材料一,比较汉代和宋代丝绸之路路线的不同并简析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并指出北民南迁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的两个事例,并分析宋代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
2022-11-0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国家的治理体系、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统治者来说,想要维持一个政权的统治,必须在这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建设:

1.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

2.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

3.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

4.宏观经济制度模式(注:货币统一、国有专营、重农抑商等)

——整理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宋代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学者墨菲《亚洲史》

材料四   在宋代,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土地买卖、典当也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对于百姓迁移、更换职业,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松弛。与此同时,瓦肆、勾栏等场所的兴起为市民阶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生活。

——摘编自郭尚武《两宋良贱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传承的角度指出秦朝在地方上的权力分配制度,并列举汉武帝推动建设宏观经济制度的措施。
(2)浙江的明州是宋元时期主要外贸港口之一,请写出它在材料二示意图中的对应标号。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试从思想文化和科技的角度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2022-03-15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