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主要反映了(     
A.城市经济逐渐繁荣B.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2023-01-04更新 | 44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德兴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2 . 《梦溪笔谈》里记载:“唐人作富贵诗,多记其奉养器物之盛,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这从侧面反映了宋人较高的生活与消费水平。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该历史信息的是
A.宋墓壁画《夫妻对坐宴饮图》B.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普及流行
C.棉花种植大力推广,已经普及全国D.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宋人梅尧臣在其诗中描述过这样一种现象,“山园茶盛四五月,江南窃贩如豺狼,顽凶少壮冒岭险,夜行作队如刀枪。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箭经箱为盗囊,津头更卒虽捕获,官司直惜儒衣裳。却来城中谈孔品,言语便欲非尧.”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
A.宋代的走私活动十分猖獗B.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威胁
C.宋朝的商品经济相当活跃D.宋朝的营商环境相对宽松
2020-11-03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八市百强名校领军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这种文学形式不是载道的工具....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据此可知,该文学形式兴旺的主要原因是
A.隋唐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B.古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C.明清封建经济发展到顶峰D.宋朝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范仲淹《四民诗》说:“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宋人《富国策》阐述了“商人众则入税多”的观点。这说明
A.宋朝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C.传统的商业观念发生变化D.士农工商四民平等思想出现
7 . 北宋苏轼《石炭》诗:“……岂料山中有遗宝,……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下列说法对该诗解读不正确的是
A.北宋时期煤的开采量很大B.煤的使用提高了金属冶炼的质量
C.该诗说明北宋时期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D.该诗是北宋矿冶业发展的珍贵史料
2020-09-17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课时同步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8 . 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述:“唐人作富贵诗,多记其奉养器服之盛(即奢华生活)”,“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材料反映了
A.唐代诗人见识有限B.宋代文人生活简朴
C.唐代崇尚豪奢之风D.宋代经济水平提高
2020-06-0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辽宁省协作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不同史籍对宋代经济现象的记载。据此能够得出的正确史实是,宋代
记载出处
赣、吉之民,每遇农毕,即相约入南贩牛,谓之作冬。在湖南岳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太平(半)在外。《宋会要辑稿·食货》
此身非不爱罗衣,月晓霜寒不下机。织的罗成还不著,卖钱买的素丝归。徐积《织女》诗
江南东路,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为翟氏田仆,每以时,受他人佣雇,负担远适。有陕民值凶荒,母妻之别地受佣,民居家耕种自给。元好问《夷坚志》

A.农民从商成为主流趋势B.商品经济已渗透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中
C.雇佣关系成为普遍现象D.经济重心与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2020-01-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吟叫指有节奏的叫卖声,在北宋中期的开封异常盛行。《月泉吟社诗·戴东老》中有“谁家子女群喧笑,竞学卖花吟叫声”的诗句。这反映了
A.文化需求多元B.市民文化低俗
C.妇女地位提高D.商品经济发展
2020-05-2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