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之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021-11-17更新 | 630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宝安第一外语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宋代以前还存在着若干人身依附色彩较强的贱民阶层,例如,唐律规定“奴婢比之资财”,“律比畜产”。到了宋朝,奴婢“类比畜产”的提法已被认为“不可为训”。私家奴婢明显出现了向雇佣劳动制演变的趋势,往往订立契约,约以时限。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B.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
C.手工工场的普遍建立D.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
3 . 如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其变化趋势说明
A.政府收入因动乱明显减少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
C.该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D.自然经济趋于解体边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北宋某时期赋税结构变化表,据此可知北宋时期
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2408.11567.360:40
天禧末年2641.23874.040:60
熙宁十年2021.35117.228:72

A.农业生产出现减弱趋势B.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
C.工商业取得一定的发展D.农业税不再占据重要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其变化趋势说明这一时期
A.政府收入明显减少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自然经济趋于解体边缘
2020-08-25更新 | 150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反映了我国公元2—1078年人口变化情况,它表明该时期我国
A.实现人口持续增长B.注重统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完成经济重心南移D.人口分布南增北减趋势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表为《北宋时期赋税结构变化表》,据此可知北宋
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760:40
天禧末年(1021年)26203874.040:60
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

A.农业税变化反映农业生产减弱趋势
B.经济的发展导致非农业税占比提高
C.统治者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D.工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8 . 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中心。从如图(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实际反映了
A.政治中心的逐渐东移B.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
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不同史籍对宋代经济现象的记载。据此能够得出的正确史实是,宋代
记载出处
赣、吉之民,每遇农毕,即相约入南贩牛,谓之作冬。在湖南岳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太平(半)在外。《宋会要辑稿·食货》
此身非不爱罗衣,月晓霜寒不下机。织的罗成还不著,卖钱买的素丝归。徐积《织女》诗
江南东路,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为翟氏田仆,每以时,受他人佣雇,负担远适。有陕民值凶荒,母妻之别地受佣,民居家耕种自给。元好问《夷坚志》

A.农民从商成为主流趋势B.商品经济已渗透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中
C.雇佣关系成为普遍现象D.经济重心与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2020-01-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周时期礼乐森严,祭礼、丧礼、朝观,皆是在席上行跪坐礼,放置于席上的饮食器皿如茶壶等,其造型一般是矮圆的。宋代“席地而坐”普遍被“垂足而坐”代替,茶壶等器皿的造型逐渐变得修长,把手也逐渐加大。这一变化反映了
A.商品经济推动私营手工业发展B.西周宗法制度逐渐瓦解
C.手工业生产受到生活方式影响D.中央集权呈现强化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