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7 道试题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政府设有专人管理市场B.城市布局出现坊和市
C.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D.市场交易中出现纸币
2 .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大唐都城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市、西市两地。到了南宋,“都城临安的商业活动则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官府鼓励经商致富B.临安继长安成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
C.城市商业功能增强D.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某文献记载一植物云:……不蚕而绵,不麻而布,利被天下,其益大哉!”因此,各级政府大力推广种植。这种植物最有可能是
A.桑树B.亚麻C.棉花D.烟草
4 . 王昭君是汉代和亲的一位女子,汉代之前歌咏昭君的作品哀伤凄凉是主调。宋代以后,长期为泪水浸泡的昭君,也有悲壮慷慨亮丽的一面,常与屈原连在一起被诗人们咏叹,成为国家气象的象征。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学风格更能表达丰富情感B.政治化的情感性引申与附会
C.文人的际遇与家国天下的抱负D.伦理道德教化的逻辑和理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为北宋燕文贵所画《七夕夜市图》,描绘了汴京城内“自安业界北头至潘楼竹木市”一带的七夕夜市盛景,“状其浩穰之所,至为精备”。该图反映宋代
A.都市商业高度繁荣B.草市交易通宵达旦
C.专业市镇贸易发达D.坊市制度逐步形成
6 . 据学者研究,直到唐朝,穷民一直被称作“贱民”或“奴婢”,是一种“私”现象。可是到了宋代,基本上全部作为佃户良民登记。这表明
A.宋朝彻底废除了奴婢制度B.自耕农家庭得到政府保护
C.经济繁荣促进人口增长D.赋税减轻,隐匿人口现象消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战国至唐,“通商”一词几乎在载籍中消失,在《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篇》等书中其出现的频率却陡然增高,《金史》《元史》等史籍中也出现不少“通商贾”、“通商惠工”、“力穑通商”的记载。这一变化体现了
A.重商成为社会共识B.商业在国家中的地位提升
C.抑商政策难以为继D.社会转型推动了经济发展
8 . 中国纸币的起源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和唐代宪宗时的“飞钱”。北宋民间商人在商品流通中使用了最早的纸币——交子。“交”是交合的意思指合券取钱,即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由此可见
A.商人注重构建纸币的“防伪”功能B.汉唐政府制定诚信经营章程
C.纸币起源于政府对经济控制的减弱D.纸币在宋代是主要流通货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宋以前,社会上长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贱民阶层,包括家丁、奴婢等。到宋朝,他们的数量显著减少。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君主专制的强化
C.门第观念的淡化D.科举制度的完善
2020-02-0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人叶适记载“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为意,靡有碍隔。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而同营。”这反映了当时宋朝
①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②交通日益发达   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市镇开始兴起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