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统治者尊孔重儒,并立有“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祖训。在民族政权并立的情况下,北方游牧民族的种种习俗相继渗入汉文化系统内。不少外来文化的因子也不断渗入,其中科技方面就有来自阿拉伯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因素。符合平民审美需要的世俗文化兴起,文化上雅俗并存的格局开始形成。精彩纷呈的说书、戏曲、杂剧和百戏,丰富了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在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基础上产生的理学,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对封建制度和伦理纲常进行了解释和论证,并渗透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往为世家所垄断的文化开始向社会下层渗透,出现了“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的现象。

——摘编自姚兆余《宋代文化的生成背景及其特点》

材料二   宋代文化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近代”色彩。它虽然在不断发展,同时又始终被牢牢地牵制着,并不足以引导社会的转向。面对商品经济和相关观念的发展,宋代统治者不是去创设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经济法律体制,而是从崇尚道德入手,用加强所谓的“修养”来代替已经失落的外在的经济政治的制约。政府各部门则主要依赖礼仪的程序进行协调沟通和节制,并通过强化礼教思想来约束人心的变动。“庶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始终以低于品官的位置,被局限在礼制等级结构中。这种深深根植于国家礼制和法律土壤上的官本位思想,不仅使平民文化的发展受到制约,也抑制了近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思想的滋生。

——摘编自杨志刚《宋明文化与近代化关系析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化的生成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文化“不足以引导社会转向”的原因。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统一南方后,于97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以后,宋朝政府又在杭州、明州设置市舶司,它们与广州市舶司合称三司。《元丰市舶法》的颁布更加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商人往来频繁,商品交易量大增,市舶收入随之增加。

——摘编自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材料二   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重视家庭背景的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到宋朝,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时人概括这种变化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中外历史纲要》(上)


(2)据材料二,指出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出现这一变化?

材料三   宋朝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中外历史纲要》(上)


(3)据材料三,指出宋朝社会与前代比的又一变化是什么?为什么出现这一变化?
2022-12-0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段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宋代构建了一个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济体系。在预防性救济方面,高宗绍兴八年,在全国推行“胎养助产法令”,规定“禁贫民不举子,有不能弃要者,给钱养之,”南宋设有“举子仓”,面向贫家产妇发放救济粮。在补救性救济方面,国家为收婴和孤儿设立福利机构。北宋设有“福田院”,专门收养京师的弃婴、孤儿等无法自存之幼童。宋代设立有“安老坊”等专门收养老无所养者的福利机构,机构内的老人福利分为三个等,政府给予60—90岁之间的老人米、钱、柴、衣等用品用以补贴生活。崇宁元年,徽宗诏令全四设立“安济坊”,凡境内病卧无依之人,均可送入。同时还设立“药局”等这些只收本钱不取息的平价门诊邮和药房此外,针对大量流浪乞丐群体,朝廷下诏布《惠养乞丐法》政府将流乞丐登记在册,每人每日“给米丘一升、小儿半之”,生病的流浪乞丐可以获得物质、药物救济。

——摘编自李华桑等《宋代社会治理研究》

材料二 胡佛总统信奉放任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始终认为政府应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因此联邦政府并没有制定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反而是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而罗斯福总统信奉新自由主义,他执政后,美国国会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救济机构一联邦紧急救济暑,并拨款5亿美元作为各州实施紧急事业救助的资金。然而,以工代赈和直接救济保障等模式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1935年,美国国会在人们提出各种社会保险方案的影响下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这是世界第一部以社会保障为内容的全面性法律,规定了社会保险包括下列4个方面内容:1.养老金;2.失业保险;3.老年保险;4.对盲人、需赡养的儿童和其他遭遇不幸者的救济。法案致力于减少财政的负担、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新政”是经济危机的结果,它对国民经济的干预扩大了政府的权力与责任,但覆盖范围仍不够广,它的受益者主要是中产阶级、农民和那些有组织的具有优势的城市工薪阶层中的白人,黑人、印第安人的遭遇仍然很悲惨,他们深受种族歧视、失业、贫困的折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济贫体系形成的背景并阐述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社会救济制度产生的特点,简析其特点形成原因。
2020-09-21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单元复习06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4 . 社会的变化
平民社会的到来
(1)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重视家族背景的________仍然十分流行。
(2)宋朝,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不仅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________。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了活力。
(3)人们的________,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
人身束缚的松弛
(1)宋以前,社会上长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________阶层。
(2)宋以前,家内服役大都由________承担,宋朝更多地来自雇佣。
(3)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________
国家社会控制松懈
(1)朝廷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仅办理________,缴纳交易税即可。
(2)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2022-10-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社会的变化
门第观念的变化
(1)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重视________背景的________观念仍然十分流行。
(2)宋朝门第观念发生根本改变
①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不仅原则上面向________开放,而且更加强调________
②大批出身于________家庭的________进入政坛,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
③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________________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
宋朝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1)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
(2)家内服役更多地来自________
(3)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________,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懈
(1)宋朝政府对________、典当基本不加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________即可。
(2)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宋朝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2022-10-0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宋代士大夫的墓志铭中,往往有子孙“举进士”一类的记述。士大夫乐于选择这类人做女婿,如宰相李沆相中程颢为女婿,而程颢当时仅是准备参加进士考试的举人而已。宋代这一现象(     
A.反映了宋代择婿标准平民化B.折射出“以文治国”的理念
C.体现了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D.表明选官方式发生了变化
2022-12-0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唐书·五行志》云∶“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在服装款式上,汉民族原有的交领、右衽的宽衣样式,此时为圆领或折领、窄身小袖的筒式胡服所取代。大唐不仅是诗歌的黄金时代,而且在绘画、雕塑、书法、音乐、舞蹈、杂技、建筑等艺术门类以及工艺美术方面,都取得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成就。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

材料二   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其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中指出∶“先秦以上可说是第一期,秦汉、隋唐是第二期,以下宋、元、明、清四代,是第三期。”并称∶第三期“可说是中国的近代史”。

——摘编自李华瑞《“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出现的社会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作为“中国的近代史”开端的依据。
8 . 【古代的体育风尚】

材料一

战国以来,民间在长期战争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峭急骠勇之风。秦及西汉立国,战争中“攻城先登”与“趣攻战疾”者得以立功封侯的特殊背景对社会文化心态产生了深刻影响。汉武帝执政,以武力拓边,尚武之风益起,社会生活节奏更为骤急。战国至西汉,民间广泛流行称为“驰逐”的飞速驰车、争先竞胜的竞技项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孙膑以智谋帮助田忌驰逐取胜的故事。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到民间游戏有所谓“博戏驰逐”。高速驰车已经成为许多皇室贵族狂热的嗜好。

——摘编自王子今《秦汉史:帝国的成立》

材料二

宋代相扑是一种较为激烈的强身健体的运动。宋太祖在我旅之中,就曾制定过角力斗殴以较胜负、渐增俸缗的“圣训之法”,这是非常明确的以相扑训练增强将士体质的措施。南宋建炎中兴,著名将领如韩世忠、岳飞等,在部队中贯彻相扑的练兵方法,获胜的予以嘉奖。同时,相扑也得到了普通市民的喜好和认可。

——摘编自伊永文主编《行走在宋代的城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驰逐”运动盛行的历史背景及其反映的时代精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相扑运动盛行的影响。
2022-05-05更新 | 26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9 . 门第观念变化(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1)____时期,____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
(2)宋朝,____比唐朝更为完善,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了活力。
体现: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____
2022-09-1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导学案)-【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10 . 隋唐时期,重视家族背景的观念仍然十分流行。宋朝时期,世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对这一变化合理解释是(       
A.门第的等级观念消失B.民族交融改变世人婚姻观
C.小农经济解体的影响D.科举制发展影响社会习俗
2022-04-1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