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实行独相制,开创了宰相任免制。发展到东汉时期,宰相权力逐渐向尚书台转移,尚书令成为事实上的最高行政长官。而隋唐开创三省六部制,变独相制为集体宰相制,变乾纲独断为集体议政,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唐朝前期,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和左、右仆射在设于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的政事堂讨论国政,集体做出重大决策。最初仅限于三省长官有资格参加政事堂会议,后来由皇帝指定参加政事堂会议行使宰相职权的官员也可参加政事堂会议,他们以本职加上“参预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名义,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唐高宗以后,则多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周中书门下三品”头衔参加政事堂集体议政,行使宰相职责,集体宰相制由此逐渐形成。这就使参政议政的人员范围明显扩大,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峰飞《论三省六部制对当今大部制改革的借鉴价值与现实启示》

材料二   北宋税收发展变化情况简表   

时间赋税总额农业税商业税
宋太宗至道三年
(公元997年)
3559万贯2321万贯1238万贯
宋真宗天禧五年
(公元1021年)
5698万贯2762万贯2936万贯
宋神宗熙宁十年
(公元1077年)
7070万贯2162万贯4911万贯

——整理自贾大泉《宋代赋税结构初探》

材料三   宋代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已经生长出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随着商业发展,宋代商人的地位上升,朝廷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商人凭借强大的经济势力交游权贵、为婚姻铺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宋代时常发生榜下择婿,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婿,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女婿。

——摘编自张其凡主编《中国大通史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至隋唐宰相制度演变的趋势,并说明唐朝政事堂集体决策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税收的主要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述宋代社会观念变动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023-06-0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洛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隋唐时期规定“工商不得入仕”。北宋初期,宋太宗下诏“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此后,参加科举的工商子弟比比皆是。这一变化表明(     
A.官商一体化成为社会趋势B.抑商政策淡出历史舞台
C.科举的录取人数大大增加D.科举变革顺应时代潮流
2022-12-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强基联合体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选做题(请任选1题作答)
【说一说】

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请回答:
(1)如何理解北宋科举考试中南北分卷的做法,其利弊如何?
【谈一谈】

积水潭地区(今什刹海一带)是古都北京的灵魂。

元代在建设大都时,著名水利学家郭守敬奉命设计大都的水系。积水潭是北京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杭大运河的北端点码头,南方的粮食、木材经漕运水道源源不断进入大都城。“川陕豪商,吴楚大贾,飞帆一苇,径抵辇下。”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帽子市、鹅鸭市、珠子市、珍宝市、柴炭市、铁器市,皆在这一带。元末《析津志》描述其地盛况云:“钟楼之东南转角街市俱是针铺。西斜街临海子,率多歌台酒馆,有望湖亭,昔日皆贵官游赏之地。楼之左右俱有果木饼面柴炭器用之属。”


请回答:
(2)根据上述历史材料,概括促进元代积水潭地区商业繁荣的因素。
【读一读,析一析】

人口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话题。



请回答:
(3)阅读图,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摘编自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摘自美国学者墨菲《亚洲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根源。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管理制度上的创新表现。试从文化角度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朝时,饮茶多以茶饼研末,煮茶时讲究“三沸”,使得烹茶更具文人雅兴。宋元时代,出现了在茶中添加马奶、红枣、枸杞、油酥等物的习俗。饮茶习俗的变化表明(     
A.民族融合趋势加强B.饮茶成为社会时尚
C.社会风气更加开放D.茶与粮食混合食用
6 . 宋初推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使通过租佃制对“客户”进行剥削的“官户”地主和“乡户”地主取代了南北朝以来通过荫庇制控制大量部曲、佃客的士族门阀,士族与庶族完全合流。材料中的现象(     
A.打破士族门阀垄断仕途的特权B.为官僚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C.表明土地集中商品化趋势明显D.促进社会阶层平等意识的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两宋时期的谣谚内容丰富,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据下表可知、宋代(       
谣谚出处
欲得富,赶着行在发酒醋庄绰《鸡肋编》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袁采《袁氏示范》
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普济《五灯会元》
白屋多起家,膏粱易偷惰何坦《西畴老人常言》

A.崇富观念盛行B.抑商政策的松弛C.等级分化加剧D.平民化趋势加强
2022-05-08更新 | 325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1086年,宋臣孙升在奏折中称:“比来(从前)京都士大夫顾不自信其学,乃卑身屈礼,以求问于浮屠之门,其为愚惑甚矣。臣访闻慧林法云,士大夫有朝夕游息于其间,而又引其家妇人女子出入无间,参禅入室,与其徒杂扰,昏暮而出,恬然不以为怪,此于朝廷风化不为无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理学受到官方推崇B.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C.儒佛合流趋势明显D.佛教的影响力较大
2022-07-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是蹴鞠的鼎盛时代,其形式多样,活动主体广泛。宋代蹴鞠活动集娱乐、健身、军事为一体,并深入到市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元代以后,妇女踢球作为一种伎艺供人欣赏。明代以来,随着社会文弱之风盛行,蹴鞠运动受到了严重影响。清朝建立后,实行弱民政策,原来的蹴鞠运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田志生《中国古代蹴鞠发展演变的研究》等

材料二   一般认为,现代足球出现于英国。1863年伦敦多家俱乐部和学院代表们召开会议,统一了足球规则并创立了足球组织-英格兰足球协会。此后,越来越多的男性群体特别是工人阶层开始关注足球。同时,城市交通的改善也使得足球比赛可以在本地以外进行,尤其是随着蒸汽火车的出现,这项运动可以更为容易地推广和普及。

——摘编自马志刚《英国体育文化研究》等

材料三   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节选自毛泽东《体育之研究》(载于1917年《新青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以来中国古代蹴鞠运动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现代足球运动在英国兴起的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
2022-02-08更新 | 387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下图为宋代打马球画像砖。宋代马球运动不仅只是专属于帝王将相的贵族运动,甚至发展成为了民间百姓热爱的娱乐项目。据史料记载南宋临安城已经出现民间的马球团社“打球社”。宋代马球运动反映当时
A.市民阶层的娱乐需求B.世俗文化成为思想主流
C.崇文抑武之风的盛行D.平民政治趋势不断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