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明太祖认为:“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太祖旨在
A.设立六部B.废除宰相C.设立内阁D.设立锦衣卫
2 . 北京城址变迁

材料一



(1)依据上图对金、元、明北京城址变迁和城市布局进行简要说明。

材料二 从辽、金朝起,中国政治上的统治重心开始北移,燕京(今北京)成为此后历朝统治的政治中心,使得长城南北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完全成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整体……由此开始民族得到了南北大调动、大迁徙、大融合,改变了民族人口分布的格局。民族意识、中国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契丹人、汉人、党项人、女真人,同是国人,今皆一家。


(2)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辽金时期政治重心开始北移的影响。
2022-01-24更新 | 488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传统相权可分为“决策”和“执行”。明中期之后,内阁通过“票拟”参与国家重大决策,但不能控制法定最高执行机构六部。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内阁之下设立六科给事中,以此监察六部行政,间接获取执行权。据此可知,张居正改革
A.使得内阁有效制衡皇权B.有利于中央行政效率提高
C.让首辅实质上掌握相权D.推动了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021-10-15更新 | 1310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初壹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

——摘编自[清]张廷玉《明史》卷一○九《宰辅年表一》

材料二   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孤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搀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中央官制演进的基本特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阁臣的地位变化及其参政优势,分析对明代政治建设的积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央官制的发展趋势。
2023-08-14更新 | 182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可能正常运行的。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帝的丞相替代机构。由此可见,明初(     
A.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B.皇权体系受到制度化的制约
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
2023-02-23更新 | 139次组卷 | 61卷引用:百校联盟2018届TOP20四月联考全国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6 . 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       
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
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
2023-04-12更新 | 335次组卷 | 126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代前期的制度可称为集权的信托制度,皇帝虽掌握最高权力,但一般政务原则上完全交付丞相全权处理。

——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材料三   明太祖废宰相后,日理万机,事务繁忙,不得不设立春夏秋冬“四辅”官,选民间老儒充任,后改设殿阁大学士,皆轮值备顾问,咨询政务,讲论经史。此外,又任用一些翰林院官员协助处理奏章。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图1、图2所示,分别体现了我国古代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
(2)依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对图2中人物的对话进行解释。
2021-08-2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教学单元训练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C.皇权不断加强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9 . 明太祖废宰相,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后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领”;明神宗认为首辅张居正“专权乱政,罔上负恩”,于是亲近权监而疏远朝臣,形成宦官集团。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明朝
A.内阁权势逐渐强大B.宦官专权形成的缘由
C.君权相权关系紧张D.君主集权加强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明史记事本末》记载,癸卯,诏罢中书省,升六部官秩。仿古六卿之制,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朱元璋此举旨在
A.提升行政效率B.完成国家统一C.减轻皇帝负担D.加强集权统治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