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后,其统治在中央和地方推行哪些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并指出军机处设立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藩王。各藩王封地分布所在省份及数量统计如下:陕西1个、山西3个、北京1个、河南3个、湖北3个、山东2个、湖南1个、四川1个、甘肃3个、辽宁2个、宁夏1个、河北1个、内蒙古1个(不含后移封地),据此可知,朱元璋分封藩王旨在
A.维护边疆地区安宁B.防范地方割据势力
C.稳定全国统治秩序D.控制经济战略重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嘉靖时“天下岁供京师米四百万石”,而单是封于各地的藩王及宗室俸禄开支就达到八百五十万石。据此可知,明末
A.农业经济无力支撑国家发展B.地方藩王威胁中央集权
C.封建君主专制弊端不断暴露D.国家财政收入急剧下降
5 . 明洪武十年设中央机构通政使司,掌收内外一切奏章、封驳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出纳王命,为朝廷之喉舌;宣达下情,广朝廷之聪明,于政体关系最重也。”该机构的设立旨在
A.填补废除丞相后的权力真空B.奠定监察制度设立的民意基础
C.加强皇帝对国家事务的掌控D.建立制约内阁权力的重要机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从嘉靖元年到万历初年,内阁首辅更换十余个。朝中大臣为了争夺阁权,爱恶交攻,睚眦必报,排斥异己,不择手段,相互攻讦,使得朝廷政治相当混乱。这表明
A.明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阁臣弄权是明亡的主要原因
C.内阁倾轧成为明朝惯例D.封建制度在明朝发展到顶峰
7 . 明朝内阁学士备顾问,最初多半是靠着与皇帝面对面的交谈来实现。随着皇帝日益深居简出,大臣跟皇帝的接触越来越少,内阁学士的顾问之责只能通过书面意见呈现。这种交流方式逐步制度化,内阁开始代皇帝批答奏章,即“票拟”。这反映了
A.明朝制度章程严密规范B.君主专制强化
C.内阁成为正式行政机构D.政治日益黑暗
2021-05-09更新 | 1227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三司之间互不统属,分属六部。明代中期,逐渐由中央派遣的巡抚节制三司;嘉靖时期,在重要地区大量派遣总督节制五省乃至七省政务。明朝的这种变化
A.导致权臣数量的急剧增加B.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D.进一步打大了地方的权力
10 . 明初君臣在各类诏令文书中反复申明三个意识:“一是奉天承运;二是扫荡胡俗;三是四海归心。”将之简化表示,就是天意、民心、文化继承。这一做法
A.有利于专制皇权的加强B.强化了国家权力的合法性
C.具有鲜明的时代新异性D.体现了君权神授的统治观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