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据记载:凡皇帝在奏折上批有“另有旨”“即有旨”的奏折,由军机处章京贮于专门的黄匣中,禁止闲人窥视,再交军机大臣捧入请旨,然后由军机大臣根据皇帝的旨意,命军机章京起草谕旨,经皇帝改定后,交各部院办理。据此可知,军机处的特点是(       
A.严格保密B.运行高效C.不存定制D.分工明确
2 . 据记载,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中国东部沿海自北至南有一百多处大小港口,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直接贸易关系。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中国与世界经济交流密切B.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在外贸中占优势地位D.清政府已经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2022-11-21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长水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朝中期,军机大臣曹振镛历经乾、嘉、道三朝,官运亨通,谥号文正。清人笔记中记载:“曹文正公晚年,恩遇益隆,身名俱泰。门生某请其故,曹曰:‘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该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A.官僚队伍的腐化B.皇权专制的强化
C.社会风气的败坏D.文字狱的常态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辽、金、元、明清的北京城址图


古代北京发展概况(部分)

时期名称概况
辽代南京936年,辽获得幽云十六州后,升幽州为南京,定为陪都。《契丹国志》记载南京析津府“户口三十万。……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人多技艺,秀者学读书,次则习骑射。”
金代中都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定名中都大兴府,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成为王朝首都。时人记载中都“宫阙壮丽” “工巧无遗力”。中都仿照北宋汴京,采用回字形相套,宫城位置居中,城内建有礼制建筑,如郊天坛、雨师坛等。
元代大都1271年,元朝建立,定都于大都。大都采取传统以宫城为中心的形式,规整方正、均齐对称,街道系依《周礼》,按经、纬设置。大都人口近百万,大街两旁,“皆有种种商店屋舍”,为“商业繁盛之城”。
明清北京1403年,明成祖下诏改北平为北京。1421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南京成为陪都,明成祖诏告天下:“继承大宝,统驭万方。”此后一直到清代,北京一直是正式都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其他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史稿》记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军机处的职能是(     
A.负责监察地方高官B.主管六部百司
C.协助皇帝处理政务D.处理民族事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清史稿》记载“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摺,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自是内阁权移於军机处,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由此可见清代
A.内阁已经被军机处所取代B.专制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C.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冲击D.军机处运作有一定规制
2022-05-13更新 | 45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7 . 《东西洋考》记载:“(明)隆庆改元,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隆庆六年,郡守罗青霄……议征商税,以及贾舶……万历三年,中丞刘尧海请税舶以充兵饷,岁额六千……于时商引俱海防官管给,每引征税有差,名曰引税。”据此可知
①政府完全放弃海禁政策   ②允许私人进行海外贸易
③政府设置机构管理外贸   ④商税是军饷的主要来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为不同史料中关于康熙时期台湾地区的记载。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康熙(  )
时间记载
康熙八年
(1669年)
郑经不接受康熙的招抚,康熙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
——《明清史料•丁编》
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廷再次争取和谈,郑经要求“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奉朝廷正朔,受朝廷封爵”,而康熙帝不同意,认为“台湾人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和谈又无结果。
——《康熙二十二年诏书》
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康熙接受郑氏投降,称:“尔等从前抗违之罪,尽行赦免。仍从优叙录,加恩安插,务令所得”。
——《清圣祖实录》
A.允许台湾完全自治B.坚持统一台湾的原则
C.倾力平定台湾叛乱D.主张在台湾设立行省
9 . 据记载,清廷在绥服蒙古各部过程中,根据八旗制度组织原则,结合蒙古原有社会制度,逐步建立起盟旗制度。盟旗的重大军政事宜由朝廷的理藩院裁决,地方性重大事件则报有关地区将军、都统和办事大臣会办。可见,盟旗制度(     
A.扩大了地方上行政权力B.落实了民族平等原则
C.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D.激化了满蒙之间矛盾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海疆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0年清朝形势图(局部)

材料二 2011年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精心策划,隆重推出“台湾文献史料出版工程”,其中《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是重要内容。其记载清朝皇帝围绕台湾事宜颁发的各种谕旨,从顺治朝到光绪朝总计达2400多件,涉及各个方面。...... 满文台湾档案,主要集中在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这些档案以清朝国语的形式详细记载了台湾的政务活动。其记载从康熙朝开始,清政府特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满汉各一员,一年一换。从康熙统一台湾后,台湾的考生就参加福建的举人考试,一直有固定的录取名额,档案中也有台湾县、凤山县考中举人的名单。还记载台湾震灾、水灾情况及清政府进行账济的奏折。

——《中国档案报》


(1)依据材料,概括清朝前期政府治理台湾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你认为研究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有何现实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