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有史料这样藐视17世纪苏州发生的新变化:“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对这一变化解读最准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发展极其迅速B.工商业市镇大量崛起
C.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 . 清初,政府曾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从中可知
①政府实行抑商政策 ②私营纺织业受到限制
③土地兼并问题缓解 ④资本主义萌芽夭折、中断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2-05-12更新 | 24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本书反映了明清时期江南近代工业发展的现象,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一书的内容梗概
章节主要内容
第1章 早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等概念解读
第2~6章 纺织业、食品工业、服装制作业、日用百货制造业、烟草加工业、造纸业与印刷业以及重工业(工具制造业与建材工业、造船业)的发展状况
第7~9章 早期工业化的能源与材料问题(动力、燃料、铁、木材)原料输入与产品输出问题、人口与工业劳动力问题
第10章 工业发展的特点,即节能省材型的发展模式
第11章 英国模式与江南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A.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量变基础B.农本商末观念难以撼动
C.社会呈现多元民主浪潮的萌芽D.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4 . 某校将针对《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进行整体性专题研究,请你为此拟写一个最合适的的论题
《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一书的内容梗概
章节主要内容
第1章 早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等概念解读
第2~6章 纺织业、食品工业、服装制作业、日用百货制造业、烟草加工业、造纸业与印刷业以及重工业(工具制造业与建材工业、造船业)的发展状况
第7~9章 早期工业化的能源与材料问题(动力、燃料、铁、木材)原料输入与产品输出问题、人口与工业劳动力问题
第10章 工业发展的特点,即节能省材型的发展模式
第11章 英国模式与江南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A.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早期工业化成就突出得益于农耕文明
B.明清时期江南早期工业不能走上真正的近代工业化道路
C.明清时期江南早期工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政治保障
D.明清时期江南早期工业转型体现明显殖民性情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清之际,中国专制社会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但也出现了许多有别于传统的新社会因素和现象。下列选项中体现明清“新社会因素和现象”的有
①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   ②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③江南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④康雍乾三朝君主乾纲独断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022-03-24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浦江中学、长兴中学、余杭高中三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苏州盛泽镇上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他们织出的绸缎光彩润泽,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几年后他们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施复夫妇意再添织机两百台,然官府不允,屡次扩资,均被压制。施复又请来船户,打造远洋帆船,意欲出海牟利,却反被官衙以勾结海盗的罪名强行收押。这个故事所反映的明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
①明代丝织业中已有了雇佣生产特征        ②中国经济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手工业者受观念影响缺乏进取精神        ④朝廷的抑商政策不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A.①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
7 . 广彩瓷又称“广州织金彩瓷”,形成发展于康乾时期。据记载,广东商人“于景德镇烧造白器,运至粤垣公行,另雇工匠,依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以件计资……然后售之西商”。广彩瓷的产销,反映出当时
①制瓷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②“西学东渐”在生产领域的体现
③经济政策影响生产经营④商业资本参与手工生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2-03-1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实验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自明朝后期起,农业、手工业、商业各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以下关于这些新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推广种植,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B.全国普遍开设工场,雇佣自由劳动力进行大规模生产
C.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
D.兴起的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9 . 《明神宗实录》记载了17世纪苏州丝织业的状况:“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矣……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A.出现雇佣劳动关系B.形成新的经营方式
C.推动农产品商品化D.进行了规模化生产
2021-12-03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明朝蒋以化的《西台漫纪》记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生……日取分金为饔飧计。……两者相资久矣。”此现象可以得出吴地
A.新的经营方式出现B.百姓放弃农业生产
C.市民生活困苦不堪D.手工业生产占主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