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在不少描述17世纪苏州丝织业工场手工业劳动状况的史料中经常出现“机户出资,织工出力”“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等文字表述,这些表述说明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终结B.家庭手工业蓬勃发展
C.自然经济已经解体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 . 明代中晚期,传统经济充分发展,新的经济因素大量涌现。就明朝中后期的情况而言,中国社会已经明显表露出向近代转型的征兆。以下体现此征兆的是
A.纸币开始流通B.自由雇佣劳动的工场出现
C.海外贸易兴盛D.商品交易打破了时空限制
2022-01-2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清时期,商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充分肯定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价值,由于厚重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自卑情结开始冰释。但农本商末的观念仍顽固地寄生在明清商人的头脑中,士仍是他们倾心羡慕并忘我追寻的目标。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传统观念正发生改变B.商人的价值获得认可
C.官商勾结相对普遍化D.新经济因素发展缓慢
4 . 下面是我国明清时期东南沿海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示意图。对示意图中居民的职业结构解析正确的是:
A.是国家实行重商政策的结果B.反映了传统农业经济秩序的稳定
C.说明了明清对外贸易的发展繁荣D.反映了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使人认识到:没有公民法律,人就没办法保障其生活,也没有办法享受其生活。

如果还没有引入社会契约以及随着而引入的君臣关系,那么人就不会拥有这一切。如果对自由的限制必需来自每一个理性的规则,因此也来自国家的法律,那么那些限制必然也为公共福利和个人福利所求,这样,每一个理性的人必须愿意忍受那些限制。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材料一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哪些主张?
(2)列出中国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及共同思想主张。(要求列两位思想家)
(3)材料二中“新的经济形态”是什么?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1-08-30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公内部资本主义生产的初始形态,以明中叶即15世纪来说,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并不太迟。但其发展缓慢,其原因包括(     
A.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B.外来资本主义的大规模入侵
C.明清“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D.自给自足的商品经济的存在
2021-07-29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理)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   《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以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摘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8 . 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021-05-20更新 | 166次组卷 | 5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清初,广东罗定等地“凡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日得铁二十余版则利赢,八九版则缩(缩:亏本)”。这表明当时
A.手工工场生产规模宏大B.冶铁技术在世界最先进
C.生产区域化的程度提高D.官营冶铁业发展较繁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呈著变化,手工业规模发展,边疆地区获得开发,商业空前繁荣,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全国出现了30多座较大的城市,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市场。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富有的机户依靠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带有雇佣性质的生产出现,早期的资本家开始涌现。但在农业生产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封建地主经济,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是当时社会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汪娜《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再探讨》

材料二   首先,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并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与压迫,造成农民极端贫困,不得不依附在土地上,以耕织结合方式勉强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其次,历代封建王朝,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以巩固封建经济基础;封建国家对民营手工业和商业,采取征收重税和统购其产品的政策,也是对民间工商业的限制;官营手工业的存在,和民间工场手工业或作坊手工业争夺工匠,对民间手工业是一个严重打击。最后,16世纪以来,中国沿海遭侨寇和西方海盗商人的掠夺,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明朝执行了更严格的海禁政策,关闭了海外贸易的大门。因此,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道路是十分曲折的,直到鸦片战争以前,始终没有成为能够冲破封建制度的力量。

——摘编自于素云《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阻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影响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