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明清之际,王夫之指出:“天地之间有土而人生其上,因资以养焉。有其力者治其地。故改姓授命而民自有其恒畴,不待王者之授之。”该主张意在
A.减轻民众负担B.批判君主特权C.倡导土地国有D.发展商品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A.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B.“天下为主,君为客”
C.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20-10-14更新 | 302次组卷 | 28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天立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这一观点表面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2019-11-03更新 | 536次组卷 | 50卷引用: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理”与“气”的地位
B.是否反映人民的愿望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2019-10-17更新 | 135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主张建立公天下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
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D.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