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顾炎武提出:“化天下之士使之不竞于功名,王治之大者也。且颜渊不仕,闵子辞官,漆雕未能,曾皙异撰,亦何必于功名哉?”据此推知,他主张(     
A.改革人才选拔机制B.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C.废除君主专制制度D.促进民众思想解放
2024-02-28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湖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南宋学者叶适指出:“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叶适思想相似于
A.朱熹“格物致知”B.陆九渊“知行合一”
C.董仲舒“天人合一”D.顾炎武“经世致用"
2021-05-14更新 | 26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届高三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顾炎武说:“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他批判的是
A.厂卫机构B.地方割据C.君主专制D.八股取士
2021-05-0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1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呼声。两者的相同点是
A.强调社会责任感B.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C.构建新儒学体系D.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信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宗羲认为,将来只有再立宰相,正名定义,把宰相来做政府领袖,不要由皇帝亲揽大权;顾炎武认为,天下太平,则小官多,大官少;天下之乱,则必然是大官多而小官少……总而言之,地方政治干得好,天下就太平。地方政治干不好,天下就大乱。两者都
A.主张通过宰相制度正君心B.是对明朝政治制度的反思
C.认识到地方治理的重要性D.指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危害
2020-04-1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模拟考试(一)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文化的优点,到底在哪里呢?

(一)我们的文化,最为廓然而大公。我们是以世界大同为主义的。我们的终极目的,在 于平天下,治国只是中间的一个阶段,也可说是平天下的一种手段。所以我们对于人家,总是尽诱掖提携之责,从没有压迫榨取之事。人家自然愿意和我们亲近,都归向我们来。

(二)我们最崇尚德化,而鄙薄以力服人。所以最注重道德伦理。政治管束的力量,虽较 松懈,社会团结的力量,却极坚强。所以基础极为稳固。

(三)从智识方面论:我们最普遍的观念为易,我们大家所公认为最适当的手段是中庸。 我们不论什么人,从没有认环境为固定不变的,所以我们最不固执。

——摘编自吕思勉《初中标准教本・本国史)》(1935年版)


结合中国史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也可自拟论题),得出结论。(要 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7 . 梁启超曾说:“炎武(顾炎武)所以能当一代开派宗师之名者何在?则在其能建设其研究方法而已”,并称之为“科学的研究方法”。由此可推知,梁启超
A.倡导“众治”的启蒙精神B.主张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
C.赞扬炎武开考据学之先河D.宣扬顾炎武的反专制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清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君臣的职责都是为天下服务,君臣是共治天下的“师友”,彼此的关系是相互唱和、共同协力。据此推断,该思想家
A.要求恢复三省六部制B.主张限制君主专制
C.倡导实行君主立宪制D.反对废除宰相制度
2019-12-11更新 | 213次组卷 | 2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考前冲刺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