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主要观点是(   
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B.反对土地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制
2021-03-17更新 | 77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B.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
C.征收工商税减轻农民负担D.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2021-02-20更新 | 528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4届山西省重点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王夫之认为,“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天理之大同,无人欲之或异”,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主张适当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欲望。据此可知,王夫之
A.对宋明理学彻底批判B.开始质疑传统的统治秩序
C.反对“存天理,灭人欲”D.代表市民阶层的政治诉求
2020-11-2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汾阳中学、孝义中学、文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评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清时期,思想家们对“存理灭欲”进行了深刻反思。其中,王夫之提出“理寓欲中”,认为天理和人欲是密不可分的,倡导“欲中求理”和“遂民之欢”。这反映出当时
A.理学统治地位的丧失B.社会民众对个体价值的追求
C.儒学世俗化的完成D.官方哲学受到新思想的冲击
2020-10-23更新 | 139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王夫之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同时又主张“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这体现了
A.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
B.代表市民阶层的政治诉求
C.对宋明理学彻底批判
D.开始质疑传统的统治秩序
2019-11-2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夫之认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与此相似的社会历史观是
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克己复礼,渐有文教”
C.“制天命而用之”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