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思想家主要思想
1他认为不应原封不动地恢复“周礼",要实行“托古改制"。强调行“仁政"先要使“民有恒产”,认为人先天就具有统治阶级所要求的那些基本道德品质的萌芽。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他说:“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在他看来,伦理纲常是人们心中所固有的.先验的“良知",要认识伦理纲常之“理",其途径不是通过外在的实践去获得,而是到心中去体认。
3他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认为只有“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才能达到“天下治矣”的目的。提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指斥心学弊端,反对空言,强调“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分别提取表中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所对应的思想家。
2021-02-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内容摘自顾炎武的《日知录》。据此可知,该著作
内容出处
是故知天于一位之又,则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知禄以代耕之义,则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而侮夺人之君,常多于三代之下矣。《日知录》.卷七
自万历中矿税以来,求利之方纷纷,且数十年,而民生愈贫,国计亦愈米。为人上者,可徒求利而不以斯民为意与?《日知录》·基十二

A.强烈要求推翻君主制B.揭露封建统治的腐败
C.呼吁统治者关注民生D.突破了传统思想框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末清初顾炎武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两者共同反映了
A.维护封建统治的使命感B.继承传统儒学的教育观
C.弘扬为国为民的责任感D.追求个人名誉的荣辱观
2021-01-29更新 | 475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守仁、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守仁、顾炎武
2021-01-23更新 | 127次组卷 | 49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分校(林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材料表明他认为士人应该
A.专注修心性品德B.首先重视实用技术
C.远离古人,免受牵绊D.重德行与修实学并重
6 . 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强调社会责任感B.提倡知行合一
C.构建新儒学体系D.重建伦理秩序
2020-11-04更新 | 396次组卷 | 73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言:“两淮岁课百余万,安所取之?取之商也……若束缚之,急使之,一无乎所顾,今天下安得岁增民间百余万粟,输九边以为兵食者乎?”这反映出顾炎武
A.重视商业发展B.具有民本思想C.提倡轻徭薄赋D.批判君主专制
2020-03-01更新 | 286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言:“两淮岁课百余万,安所取之?取之商也……若束缚之,急使之,一无乎所顾,今天下安得岁增民间百余万粟,输九边以为兵食者乎?”这反映出顾炎武
A.倡导工商皆本
B.萌发民本思想
C.提倡轻徭薄赋
D.批判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B.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C.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D.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2019-01-30更新 | 290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1-2012学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明清时期中国某一思想家曾说过,“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这一思想家是
A.王夫之
B.顾炎武
C.黄宗羲
D.王阳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