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王夫之出人理学,又能超越理学;排斥佛老的世界观,又吸取其方法论;注重对人类知识和思维成果的积累,但更加强调创造精神。王夫之这样的思想特点
A.凸显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B.受君主专制强化的
C.是文化发展到高峰的体现D.对少数民族政权较排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提出“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处,以虚静而统天下,则不恃贵戚旧臣以夹辅”,“以法相裁,以义相制,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其裁”。上述言论反映出当时( )
A.西方君主立宪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B.“共治天下”理念被思想界普遍认同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削弱D.儒家思想对专制皇权的反思达到新高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夫之说“理欲皆自然”“理”与“欲”都存在于人的自然状态之中。即“理”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属性,而“欲”则为人的主观欲求。由此可知,他
A.要求明确工商业合法地位B.反对宋明理学“禁欲”思想
C.具有民主启蒙的意识导向D.全面阐述了主客观辩证关系
4 . 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下列观点出自王夫之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无其器则无其道”“非器则道无所寓”
5 .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这一观点表面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2019-11-03更新 | 536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提能专训: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
6 . 王夫之说:“天理人欲,同行异情。异情者,异以变化之几;同行者,同于形色之实”,“有欲斯有理”,“薄于欲者薄于理”。这表明王夫之
A.认为理欲统一于人的现实存在
B.认为天理是人欲的基础和前提
C.彻底批判儒家纲常伦理思想
D.提倡经世致用关注人的存在价值
2019-10-2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颚南高中2019年高三十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理”与“气”的地位
B.是否反映人民的愿望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2019-10-17更新 | 13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3届江苏省泰兴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8 . 王夫之认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王夫之的思想主要体现了
A.商品经济下的人性萌动
B.对闭关锁国政策的不满
C.外来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
D.人欲对天理的空前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章太炎曾说:“船山(王夫之)学说为民族光复之源,近代倡义诸公,皆闻风而起者,水源木本,端在于斯。”其原因是王夫之的学说
A.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B.冲击了宋明理学僵化体系
C.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D.为民主革命思想提供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