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它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的“它”最可能是(     
A.明清之际儒家思想B.汉代儒家思想
C.宋明理学D.魏晋玄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论及自己的学术旨趣,顾炎武说:“《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知,其“学术旨趣”在于(       
A.无为而治B.经世致用C.再续《春秋》D.中体西用
2022-06-14更新 | 4390次组卷 | 36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顾炎武认为: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的一种。由此可见,顾炎武的本质意图是
A.批判专制君权B.维护贵族统治
C.承继民本思想D.批驳陆王心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清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君臣的职责都是为天下服务,君臣是共治天下的“师友”,彼此的关系是相互唱和、共同协力。据此推断,该思想家
A.要求恢复三省六部制B.主张限制君主专制
C.倡导实行君主立宪制D.反对废除宰相制度
2019-12-11更新 | 213次组卷 | 2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顾炎武说:“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日: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由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
A.分封制下朝廷垄断多数权益
B.郡县制下地方占据多数权益
C.分封制与郡县制应并行使用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是治国良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