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自于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B.顾炎武《日知录》
C.李贽《焚书》D.王夫之《船山遗书》
2 . 清代学者全祖望指出,顾炎武“历览《二十一史》《十三朝实录》《天如图经》……以至公移邸抄之类,有关于民生之利害者随录之,旁推互证,务质之今日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曰《天下郡国利病书》”。材料表明顾炎武
A.批判专制,提倡民主B.反对泥古,主张革命
C.继承传统,弘扬国学D.关注民生,注重实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  )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2020-08-28更新 | 185次组卷 | 33卷引用:宁夏固原市五原中学补习部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自文成而后,学者盛谈玄虚,遍天下皆禅学”,而明代学者高攀龙曾言“事即是学,学即是事,无事外之学,学外之事也。然学者苟能随事察,明辨的确,处处事事合理,物物所得,便是尽性之学。”材料表明
A.批判君主专制是社会主流B.出现了批判空谈误国的学风
C.明代学术思想自由开放D.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顾炎武说:“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据此可知,顾炎武的思想
A.受反君主专制民主思想的影响B.说明儒家思想受到严厉批判
C.彻底改变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D.有利于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顾炎武批判专制统治者的政治哲学,指出“自古用蛮夷攻中国者,始自周武王”;重申并发扬了孟子“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的观点,强调民族大义高于君臣之义,人民的福祉高于一姓之兴亡。这表明顾炎武(        )
A.违背传统儒家思想B.否定封建君主制度
C.提倡人道主义原则D.有鲜明的革命意识
7 .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言:“两淮岁课百余万,安所取之?取之商也……若束缚之,急使之,一无乎所顾,今天下安得岁增民间百余万粟,输九边以为兵食者乎?”这反映出顾炎武
A.重视商业发展B.具有民本思想C.提倡轻徭薄赋D.批判君主专制
2020-03-01更新 | 286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顾炎武认为:“欲使民兴孝兴弟,莫急于生财。以好仁之君,用不聚敛之臣,则财足而教化行。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矣。”这说明顾炎武强调
A.君主要以仁德之心来治理天下B.对财富的渴望败坏公序良俗
C.民间教化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D.儒家道德标准高于财富积累
2019-12-19更新 | 960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B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顾炎武在《日知录·周室班爵禄》中写道:“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故班禄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这一主张
A.继承发展先秦的民本思想
B.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强调了爵禄制度的合理性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2019-09-03更新 | 125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B.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C.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D.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2019-01-30更新 | 290次组卷 | 37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