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认为:“然则尊令长(县令)之秩(品级),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世袭)之奖,……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振。”由此可见,顾炎武主张
A.贯彻经世致用思想B.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力
C.维护封建专制统治D.顺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3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影响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材料二知(感觉、知觉)是心之体(根本、主要方面),心自(自然)然(认为……是对的)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佛,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三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王阳明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其理论依据。
(3)材料三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顾炎武的“众治”思想主张从源头着手,分化君权,加强郡县的地方治理权力,“因地制宜”地有效处理社会问题。这表明“众治”思想
A.蕴含了“经世致用”的理念B.传承心学“致公良知”思想
C.强调人民大众的国家治理权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顾炎武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这可以用来说明其
A.反对儒学,主张工商皆本B.“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
C.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D.批判陆王心学,肯定朱子理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西汉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人民要服从天子的统治;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则提出
A.存天理,灭人欲B.致良知
C.君主是天下之大害D.经世致用
7 . 儒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重要作用。据如表内容可知,两者都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
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
A.关注“人伦物理”B.倡导心外无物
C.主张“格物致知”D.强调社会责任
2020-09-08更新 | 413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顾炎武提出的“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尔矣!”顾炎 武当时提出这些主张旨在
A.削弱了清初的君主专制统治B.促进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
C.影响西方国家的启蒙和革命D.鼓舞志士仁人为国家民族奋斗
9 . 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
A.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B.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C.宣传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D.否定封建礼教的传统
2020-12-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顾炎武认为“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他重申宋人的见解,认为“理具于吾心,而验于事物”,要破除今之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端,必须重新回归经学。据此可知顾炎武
A.主旨在于否定君主专制B.努力倡导经世致用之学
C.批判理学杂揉佛道思想D.具有近代启蒙思想意识
2020-11-17更新 | 398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