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
A.批判君主制度B.强调社会责任C.倡导朴实学风D.主张知行合一
2 . 黄宗羲曾说:“臣不是君之臣,不能私其一人一姓,出仕乃为天下,非为君;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同时期的顾炎武也说道:“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上述观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思想受士人阶层推崇B.理学的内涵得到了延伸
C.君主专制的弊端愈益显现D.封建价值取向发生巨变
3 . 某文学青年喜欢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九章算术》中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了理学大师程颐
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唐)寇仲率领战舰从水路攻打扬州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以明心见性之空谈,代修己治人之实学”,(则)“爪牙亡而四国乱”。材料表明顾炎武思想的特点之一是
A.抨击传统儒学B.渴望开明政治
C.主张融会贯通D.推崇经世致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面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顾炎武全面考察以往历史,对政治权力的分配与使用作了较理性的分析,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这表明顾炎武
A.主张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B.希望回归分封制
C.对郡县制进行了重新定义D.抨击了君主专制
2020-10-1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0-2021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西汉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人民要服从天子的统治;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则提出
A.存天理,灭人欲B.致良知
C.君主是天下之大害D.经世致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何休注《春秋公羊传》,将“内其国而外诸国”称为衰乱世,将“内诸夏而外夷狄”称为升平世。而太平世则是“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总的来说,天下观的基本观点就是天下一家,中国居中,没有任何一个文明可以与中国对等交流,而华夷一体,中国教化四夷,最终形成协和万邦的天下秩序。

——摘编自《浅谈天下观》

材料二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是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摘编自顾炎武《日知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何休的天下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顾炎武“天下观”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梁启超对某位明清思想家思想的概括。这位思想家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顾炎武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且进一步强调“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这反映出顾炎武的思想主张是
A.“经世致用”B.“格物致知”
C.“发明本心”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20-05-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顾炎武认为,唯有合理配置天子与公卿大夫、百里之宰之间的各种权力,充分发挥朝臣和各级政权的作用,才会有利于富国裕民,才能真正把天下大权归于天子,从而使天子的地位更加尊崇。该思想实际上是对以下哪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A.“无为而无不为”B.“民贵君轻”C.君权神授D.“礼法并施”
2020-04-3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