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朝以前,文人售画为人所不齿;到了明朝,唐寅宣称:“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清朝郑板桥则公开说:“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这反映出(       
A.文人为人气节的逐步沦丧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价值观念
C.文人作画风格的巨大改变D.文化消费提升了社会消费品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清时期,为解决外地经商的困难,提高商业竞争力,以地缘为纽带的“商帮”兴起,尤其以徽商、晋商、粤商、宁波帮等十大商帮最为著名,他们在各都市、市镇建立“会馆”,并进而构筑严密的商业网。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跨区域贸易日益繁荣B.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C.重农抑商政策威胁商人利益D.地缘意识更加突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17至18世纪中国白银购买力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B.赋役的货币化导致白银贬值
C.商业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D.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022-06-27更新 | 1988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表中米价的波动主要是由于
明代米价表
期间每公石平均价值(单位:公分银)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单位:公石)
15世纪前半期10.8492.22
15世纪后半期16.3561.16
16世纪前半期20.1949.52
16世纪后半期23.0043.48
17世纪前半期32.1931.07

A.“海禁”政策趋于松弛B.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赋税制度改革成功
2022-06-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明朝末年,汉口已成为“甲于全楚”的商业巨镇,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迅速上升。到了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汉口镇的市场规模更加扩大,商业分工也日趋繁细,形成了   白布街、花布街、棉花街、衣服街等各具特色的专业街肆,涌现出叶开泰药店、汪玉   霞茶食店、永兴和粮行等风格独特的名店名铺。这反映了明清时期的汉口镇(       
A.不断发展并出现了专业分工B.得益于国家政治军事发展的需求
C.出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D.成为了全国商业贸易网络的中心
6 . 到明代,虽然有关“怨妇幽思”的诗歌仍很流行,但“诗歌数量不断增加,而其内容也涉及很多女性的敏感领域:教育和读书识字、精神升华和年长的回报、妇女间的友谊、身为人母而对子女的疼爱以及时而因此感到的高兴”。这说明,明代(       
A.诗歌达到了繁盛时期B.理学主导地位已动摇
C.社会价值观有所变化D.社会风气不断地恶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清代湖南手工业行会发达,遍及丝线业、烧酒业、制香业、制糖业、靴帽业等诸多行业,许多行会还制定了详细的行规,涉及原料分配、产品规格、产品质量以及产品价格等。这反映出
A.专业化市场普遍形成B.商帮控制了区域市场
C.手工业生产分工细密D.行业内竞争的规范化
2022-06-2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山西票号产生于道光初年,以日升昌票号的诞生为标志,其采用东家与大掌柜凭经验主持票号一切事务的管理模式。1897年清户部银行成立时曾邀请山西票号入股,并请票号掌柜组织银行,组织者不愿入股,众多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实力日益扩大,山西票号逐渐衰落。从中看出山西票号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并购发展困难B.内外挤压竞争乏力
C.政府阻挠经营收缩D.经营守旧错失良机
2022-06-22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代房舍经历了由草舍而瓦屋、由无厅而有厅、由矮小而高广、由三间五架而多间多架、由朴实无华而重檐曾背的变化。这些变化日益普及,且遍布各地,且多是富民阶层和士大夫所为,明初政府对不同社会等级居住房屋所作的规定也逐渐破打破。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政府政策的积极推动B.奢靡腐化社会风气影响
C.富民的社会地位变动D.经济发展推动风俗变迁
2022-06-1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2022-06-09更新 | 12908次组卷 | 74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