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清徽商鄙视腰缠万贯而又唯利是图的人,他们尊奉“利以义制”的信条,许多徽商还将诚实不欺、公平守信作为自己的经营原则。该现象反映出
A.商人名利观念的淡化B.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社会主流价值的影响D.传统经济政策的调整
2022-06-07更新 | 639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元明清以前,“广东民贫,丰年尚有不足”不绝于记载。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广东的经济区位发生了深刻变化,雨热足、物种多、濒临沿海、境内交通水网丰富、海洋经济多元结构等诸多优势终于迸发式地发挥出来,一跃而崛起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区。这一变化主要缘于广东地区
A.自然资源的丰富B.北方人口的南迁
C.社会秩序的稳定D.对外贸易的发展
2022-06-05更新 | 22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评卷(上)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明清时期的震泽镇,元时尚为一村落,居民仅数十家;明中叶后增至三四百家;明弘治、嘉靖年间已有千余家;清初由于丝织之盛,货物并聚,居民达二三千家。这反映了
A.集镇经济的繁荣B.丝绸之路发达
C.城市化进程开始D.区域性经济分工明显
2022-06-0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随州一中、仙桃中学、天门中学、十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明朝时期,民间买卖土地房屋时,由交易双方协商拟订、有中间人作保并签名盖章的契约,称为“白契”。其内容包括交易的性质、产业的数量和面积、坐落地点、价格、交易条件等。向官府交税后,经过官府盖章、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称为“红契”。由此可知
A.明朝开始出现商业契约B.政府通过加重税收等限制土地房屋交易
C.契约订立注重程序规范D.“白契”、“红契”的出现推动土地兼并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代,著名画家兼文学家陈维儒私自印书赚钱,聘请廉价劳动力,把丰厚利润留给自己;面家李著原本师从沈周,但是后来根据当时的消费需求及审美模仿起吴伟的画作。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A.广大民众文化水平提高B.传统价值取向受到冲击
C.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D.政府商业政策宽松开放
2022-05-2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明末清初,苏南许多布商“遣宾客,北走齐燕,南贩闽广”,苏南布匹在行销“秦、晋、京边诸路”的同时,还“走湖广、江西、两广诸路”。材料反映出当时
A.江南成为国家的经济中心B.地域性商人的活动比较活跃
C.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D.区域间长途贩运已形成规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乾隆末年到嘉庆后期,汉口镇两度发生大火,前一次“失火烧粮船一百余艘,客商船三四千只,火两日不息”,后一次“延烧三日三夜,约计商民店户八万余家,不能扑灭”。“汉口镇火”从侧面反映了汉口
A.便利的水路交通促进商业贸易的繁荣B.成为典型的内河型商业市镇
C.开始由传统市镇向近代商业都会转型D.开埠使其成为转口贸易中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为道光年间周村重修山陕会馆(山西、陕西两省商贾联乡谊、祀神明的处所)时捐款客商的地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的华北地区
A.经济优势明显B.商业格局变动
C.统一市场形成D.区间贸易活跃
2022-05-23更新 | 291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末清初,汉口得以居中得水、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是全国性的大型内陆商埠。

1862年,江汉关设立。1867年对外贸易额仅3500万海关两,1902年达10.32亿海关两,外贸总额长期居全国第二。汉口“集中土货,运沪出口,收纳洋货,散消(销)内地。”20世纪初,在汉口的外商工厂达40余家,涉及制茶、打包业等门类。到抗战前夕,共有中外400多艘轮船在此经营国内外68条航线。

——摘编自“江汉关博物馆”《风雨沧桑江汉关》等

阅读材料,简述江汉关设置后汉口商业贸易发生的变化。
2022-05-22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明清时期,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兴起,用美洲白银换取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商品,持续两个半世纪,称为“丝—银贸易”。丝—银贸易
A.使美洲文化传入亚洲B.推动中国赋税制度改革
C.促进美洲经济繁荣D.经营者是英国商人
2022-05-1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安溪蓝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