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由于清政府长期奉行“安内重于防外”的方针,鸦片战争打响后沿海要地兵微将寡,无力抵御外侵;甚至当中国人民自发地抗击侵略者时,清政府不仅不加支持反而横加干涉和破坏。这说明当时
A.清政府的国家治理理念落后于时代潮流
B.政府的腐败影响了战争的结局
C.战略战术的落后是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D.普通民众成为抗击侵略的主力
2 .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所遭到的第一次大规模海上入侵,是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劳师远袭的侵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家园同西方入侵者顽强斗争的第一次实践。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采取两大军事行动:即攻占定海和封锁沿海,但东南沿海各地送京的战报中,对于前者各地官员都有反映,而对后者各地的奏折基本上未提到,英军不久也撤销封锁。这主要是因为
A.地方官员愚昧无知B.中国的经济形态与英不同
C.英军封锁自断补给D.封锁沿海对战局毫无影响
4 . 下列各项中,对如图所纪念的历史事件表述错误的是

三元里抗英纪念碑
A.发生于19世纪四十年代B.发生于广州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D.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直接相关
2020-11-1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5 .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双方参战兵力及伤亡人数对比(单位:人),见表,此表可以用来说明中国
中国英国
参战方兵力91680~200000人19000人
伤亡情况伤亡22790人伤亡523人(阵亡69人)

A.武器装备落后B.军队纪律涣散
C.统治腐败无能D.封建制度落后
6 . 唐德刚在《甲午战争百年祭》中写道:“在鸦片战争时期,□□□曾向美商买了一条1080吨的大洋船“剑桥”号,并装了34尊英制大炮。但是□□□并不把这条大洋船开到海上与英船对轰。相反的,他把这洋轮横停于珠江口内,作为障碍物,兼作炮台之用。结果被英国水兵爬上去,连船带炮给开走了。”材料□□□最可能的人物是
A.道光帝B.林则徐C.左宗棠D.邓世昌
2020-11-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林则徐因为禁烟和抗英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流放新疆后,留下了“一年跑九座边城,行程三万余里,天山南北"的历史佳话。由此可见,当时清政府
A.反对体则徐严历禁烟B.政治统治腐败无能
C.严惩林则徐抗英失败D.重视新疆稳定发展
2020-11-1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鸦片战争初期,英军攻占浙江定海,陈兵天津白河口。道光帝为了表明中国的“大公至正”,同意英国照会要求其“昭雪伸冤”,另派钦差大臣赴粤“秉公查办”,“代伸冤抑”,重治林则徐的“罪责”。这说明道光帝(  )
A.运用近代外交手段解决争端B.力图有尊严地结束战争
C.摆脱了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D.出卖国家主权以求和平
9 . 在鸦片战争时,林则徐认为,中国只要断绝茶叶、大黄等的供应,英国人就会消化不良而死。当时,大清共有军队约80万,而英国远征军只有约1万多人。在英国进攻宁波时,道光从广西调兵1000多人增援。当援军急驰三个月到达宁波时,英军已在进攻长江口;当援军到达长江口时,英军已在进攻天津。这表明鸦片战争
A.中国战败存在历史必然B.清政府没有利用英军弱点
C.民众具有强烈抗英热情D.爆发根源在于茶叶与大黄
2020-08-0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鸦片战争期间,众多老百姓只是以一种局外人身份来“欣赏”这场热闹。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英军出售蔬菜、牲畜、粮食。令人震骇的是,更有数量庞大的良民加入到援英反清的队伍中,有的甚至成为侵略者冲锋陷阵的排头兵。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百姓民族意识淡薄B.英军熟悉中国基本国情
C.民众态度决定战争结局D.满清政府统治腐朽不堪
2020-07-01更新 | 241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