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期间,当地的老百姓有的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有的为英军充当脚夫运送物资,甚至在两军交战之际还有人成群结队地躲在远处看热闹——连英国人对此都难以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清政府得不到人民的支持B.国民的国家观念相对缺乏
C.民族文化共同体尚未成型D.当地老百姓生活相当贫困
2 .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A.琦善B.陈化成C.林则徐D.关天培
2019-12-0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统编版高一上第五单元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练习卷
3 . “迟至1863年,中国的皇帝致函林肯,告知中国致力于保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发此函时,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B.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D.鸦片战争与甲午战争
2019-12-0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统编版高一上第五单元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练习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大炮打开国门,丧失了大量主权。


(1)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
(2)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是什么?战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 .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打开中国国门的西方列强是(       
A.俄国B.法国C.英国D.美国
2019-12-0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统编版高一上第五单元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练习卷
6 . 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侵略者说:“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了太多的怪事,当我们上岸追赶那些鞑靼人时,我们看到稻田里的农民是在用一种观望的眼神看着眼前的景象,似乎这场战争与他们无关。”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中国人缺乏抵抗精神B.百姓的国家与民族意识淡薄
C.清朝的统治不得人心D.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百姓无知
7 .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以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两岸居民竟然发出像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类似的现象在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不断重复上演。这主要反映了
A.清政府的统治腐朽没落B.小农意识深厚不谙熟世情
C.近代中国国人民族意识淡薄D.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2019-11-22更新 | 570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8 . 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这份奏折反映出琦善
A.认识到了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源
B.以中国传统观念解读英国政情
C.对英国大臣的操守有正确认识
D.认为英国权臣操纵着国家政权
9 . 1842年6月,道光帝在《著福建浙江广东各督抚制造战船事上谕》中指出:中英交战中“为陆守之计,迄无成效”,若“能制造大号战船,度其力量堪与逆夷外洋接仗,上之足歼丑类,次亦不失为尾追牵制之计”。这反映出清廷
A.天朝观念受到冲击
B.萌发近代海权意识
C.意识到军事的落后
D.调整传统御敌策略
2019-11-13更新 | 12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反映了列强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战争名称时间战争影响
A鸦片战争1840—1842 年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圆明园遭到破坏
C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D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A.AB.BC.CD.D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