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2 . 关于鸦片战争的起因,有西方学者认为“因为傲慢的清政府不肯在相互平等基础上与英国建立贸易关系,拒绝平等交往,故只有让英国来承担终结中国排外政策之使命。”该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B.指出了清朝士大夫阶层的傲慢与无知
C.抹杀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实质D.旨在说中英不平等贸易责任方在英国
3 . 鸦片战争期间,处在浙江前线的军官们虚构了一支9000人的“南勇”,以这个为名义,骗了国家10万两军费。总兵郑国鸿之子郑鼎臣虚构了一支20000人的水军队伍,套取国家兵饷三四十万两。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防御空虚B.吏治腐败C.装备落后D.军饷不足
4 . 下表是鸦片战争中英双方兵力投入及损耗概况表
英国中国
总兵力20万人80万人
投入兵力初期7000人,结束时2万人水师1万,陆军10万
伤亡人数共计401人(死亡59人)约4600(死亡3300)
阵亡高级将领11人
战争花费1263万两白银3000万两白银

由此可知
A.英国蓄谋侵略战争B.政府极力抵抗外辱
C.清朝军队纪律涣散D.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5 .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廷采纳了林则徐的建议,采取“以守为战”的战略,放弃了海战和内外洋的巡逻活动,将水师战船全部撤人内河和港口。清廷此举
A.意在用和平方式解决中英争端B.导致清军在战争中被动挨打
C.反映出当时中国军备已经落伍D.有力捍卫“天朝上国”的地位
6 . 下图描绘的情形发生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战争时期
C.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2021-01-2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英国的远征军在1841年8月21日由香港出发,首先占领厦门,然后占领了舟山岛,把这个岛作为他们以后军事行动的军事基地。这次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 1842年7月27日,道光帝接到镇江失陷的奏报,当即下旨称“此时业已专意议抚",要求耆英等“便宜行事,务期妥速办理,不可稍涉游移”。道光帝的这种态度
A.体现了政府决策的灵活B.鼓舞了前方将士的斗志
C.影响了战争的走向D.反映了沿海民众的心声
9 . 1841年,英军攻占浙江定海,陈兵天津臼河口。道光帝为了表明中国的”大公至正"'同意英国“昭雪伸冤”“代伸冤抑”的照会要求,重治林则徐的“罪责”。据此可知,鸦片战争
A.导致道光帝放弃天朝上国观念B.体现了清朝统治者昧于时代大势
C.促成了中英两国实现平等贸易D.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2021-01-1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自从英军闯入长江后,道光皇帝已“专意议抚”,他密谕耆英、伊里布要“俯顺夷情,俾兵萌早戢”,“不必虑有掣肘”,赶紧向英军投降求和。据此描述判断该事件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甲午战争
2021-01-1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