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018-06-09更新 | 14930次组卷 | 14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面是某国侵华计划的部分内容。为了达到这项目的,该国发动了
第三项又,即使在任何情况下,签订战胜条约时,也必须将以下六个要冲,纳入本邦版图。
其一盛京益州以南之旅顺半岛
其二山东登州府管辖之地
其三浙江舟山群岛
其四澎湖群岛
其五台湾全岛
其六扬子江沿岸左右十里之地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
4 .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下列与此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梁启超说“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以制某国为主。夫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必有我可以自立之道,然后可以致人而不致于人。”梁启超的话意在强调,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清政府对战争没有预见,缺乏充分准备B.西方列强对日本的纵容和支持
C.清政府一味依靠国际调停,贻误战机D.清政府始终坚持避战役降思想
6 .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pin)掷黄金。”诗中“海面未收功一战”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2016-11-27更新 | 256次组卷 | 32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从该诗中可以获取的有效历史信息有
①甲午海战战斗壮烈
②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③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遭到清廷压制
④维新派发起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嗣查表。据此可推知
年龄(岁)身高(cm)体重(kg)胸围(cm)呼吸伸缩差(cm)肺气容量(mL)握力(kg)
日兵21.4165.160.8884.9510.36363141
清兵29.8166.6554.7519.510.24312931

A.清军战斗素养落后日军
B.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
C.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
D.清军战斗精神不及日军
2016-08-24更新 | 180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士大夫普遍认为:“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长期闭关锁国
②说明中国的知识分子仍然固守着天朝上国的迷梦
③这种认识在甲午战争中被彻底摧毁
④“倭”指的是日本国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