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学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看法
内容书名作者
其责是不在于军事而在于政治……若再推究得深些,则其失败,亦可以说是在文化上《中国通史》吕思勉
粤军的缺点,在于没有注意到民族文化传统势力之重要,只图激起革命,甚至对于传统文化加以过分的蔑弃,一切目之为妖,而别拥伪造的天父天兄,读圣书,做礼拜《国史大纲》钱穆
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未能顺应历史潮流B.动摇了正统思想统治地位
C.缺乏科学思想武器D.深受西方近代文明的影响
2023-04-09更新 | 502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华侨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       
第一卷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第二卷   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第三卷   ……(1865-1895)
第四卷   从戊戌变法到义和团运动(1895-1901)
第五卷   新政、预备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A.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B.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
C.早期现代化的尝试D.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于日本迅速侵入朝鲜和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人们对中国陆海军优势的幻想立马破灭。与中法战争时双方的决策都犹疑不定的情况不同,中日战争从一开始就被日本发动的、以决心攻占北京为目标的一连串攻势所左右。中日战争的结局清楚地和富于戏剧性地暴露了中国军事准备的失败和日本军事准备的有效性。

——摘编自[美]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使日本迈出了武力崛起的第一步。战后,日本凭借来自中国的赔款,国家财政规模急剧扩大,开始了以俄国为假想敌的新一轮扩军备战,准备迈出武力崛起的第二步。战争赔款在日本迅速转变为资本,为兴办以八幡制铁所为标志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提供了动力。同时,增设纺织工厂、延伸铁道、修筑港口、创办银行、开发矿山、开发北海道等项目纷纷上马。

——摘编自宋成有《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历史的拐点与东亚国际格局》


(1)概括清朝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2)简析甲午中日战争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以下企业体现这一求富思想的是(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B.上海轮船招商局C.福州船政局D.天津机器局
2023-02-26更新 | 636次组卷 | 9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在战略上是否正确,史学界有着不同的看法。下表中所列观点(     
“肯定南京建都”说南京为六朝古都,龙盘虎踞,易守难攻,是建都的理想之地;南方经济发达,物产丰富,建都南京便于筹粮筹款,在经济上打击清廷;借助于有利地形,可长驱东下,迅速占领江南,立稳脚跟,建立革命的根据地
“否定南京建都”说推翻清朝是革命的终极目的,定都天京给清廷以喘息机会;在军事上尚未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前,就匆忙建都,同时进行北伐和西征,分散了兵力;太平军易被“固守天京”所羁绊,影响了作战进程;较早定都,易滋生保守、享乐思想
A.因学者阶级立场差异而不同B.因学者研究角度不同而呈现差异
C.都指出定都天京在战略上的失误D.都肯定了南京的地理和经济优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购买外洋器物,购成之后,访募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曾国藩的话表明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A.维护清朝统治B.培养新式人才
C.改革君主专制制度D.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咸丰十年(1860年)的“庚申之变"以创深巨痛造成了重大冲击,随之中国开始了效仿西法过程。由此可知,"“庚申之变”(     
A.引发了仁人志士开始开眼看世界B.促使了晚清统治者掀起自救运动
C.开启了清末新政学习西方的序幕D.刺激了清朝皇帝勇于变法的决心
2022-11-14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致远”舰攻敌受创,管带邓世昌以下250人均阵亡,“经远”舰270人俱殉国。“在舰阵役者九十余人,与舰共沉者六百余人。”这一壮烈场面出现于(     
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B.甲午战争时期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D.抗日战争时期
9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2022-11-03更新 | 1795次组卷 | 101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北师大万宁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甲午战前,由中国人执笔的《申报》对日本进行全面报道,对于中日实力对比非常乐观,“日人乌足以螳臂相当哉”。战后,《申报》感慨道:“夺我藩属,荡我边疆振动我人民”,不少文章主张中国效法日本变革。由此可知,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     
A.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B.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C.激起国民盲目崇外心理D.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2022-08-01更新 | 1235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