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1875年2月,英国人马嘉理擅自带领英军闯人云南,因枪杀当地居民被民众反击打死。李鸿章处理该案时说:马嘉理未经中国同意,擅领军进中国内地,“不独有违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中国自主之国,岂容他国无故调兵入境?”可见,李鸿章在处理马嘉理案时(     
A.借国际法实行妥协退让B.揭露了英国的侵略野心
C.竭力维护中国民众权益D.已经具有近代外交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鸦片战争前,中国外语学校多是欧美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学校,对此,晚清社会十分抗拒;1862年,奕䜣上奏朝廷请求开设京师同文馆培养专业外语人才,开启了我国正规英语教学的历程。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A.洋务运动的开展B.民族危机的加剧
C.社会风气的开化D.西方思想的传入
3 . 据统计1895—1913年本国新开设的资本在一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就有549家,资本总额达到12029.7万元:一些行业的年增长速度甚至高达15%—20%。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B.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
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3-09-09更新 | 147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以前,欧美各国的城市建筑一般都在6层以下,主要原因在于垂直交通的限制。升降机的发明、运用克服了这一障碍。1852年,美国的奥蒂斯兄弟公司发明蒸汽动力升降机,18892月纽约的迪马列斯特大楼安装了主要用于运货的电动升降机,从此名副其实的“电梯”出现。1883—1885年芝加哥修建了10层的家庭保险公司大楼,这是第一座用铁和钢材按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的高层建筑。1895年建成的20层、92米高的美国公证大楼是第一幢全部用钢做骨架的高层建筑。19世纪末年,美国的高层建筑已达29118米高。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建筑开始了新发展。旧城市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建筑类型,如银行、海关、百货公司等。一些沿江沿海的旧城镇,被辟为商埠及划分租界,形成新的商业区。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我国逐渐出现了近代工业建筑、交通建筑、公共建筑。当时的房屋,早期以殖民地式和折衷式居多,逐步又传来了古典式、罗曼式、哥特式、欧洲村舍式。随着城市的发展,房地产商纷纷投资住宅建筑,使住宅商品化。新型里弄最先在上海出现,一些大城市还出现了高层公寓。开埠之初,这些建筑物多是砖木结构,外墙以青砖砌筑。到二十世纪初时,外观已有应用面砖、石块等做法,内外装饰也相应增加,房屋的机械设备也比较现代化,高层建筑已应用了电梯。

——摘编自王绍周《中国近代建筑概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叶欧美城市建筑发生的变化,并概述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建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61年,清政府拟在北京设立“通商抚夷全局”,旋即觉得不妥而改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此后,“夷”、“夷务”等字眼逐渐变为“洋”、“洋务”等表述。“华夷”、“华洋”的对立也慢慢化作了“中西”、“中外”的并举。这表明,当时(     
A.近代外交意识出现B.洋务运动影响外交政策
C.半殖民地程度加深D.中外反动势力走向联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钱乘旦先生提出了“反现代化”的理论假设。他认为“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价值取向,扭转现代化的方向,达到抵制现代化、回归传统社会的目的。下列符合“反现代化”理论假设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7 .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待百姓条例)中规定,“店铺买卖本利,皆系天王之本利,不许百姓使用,总归天王。”太平天国此举(     
A.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
C.强调了国家的政治责任D.顺应了晚清社会发展的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以摧枯拉朽之势,很快将清朝原有的军政体系冲击得七零八落。为挽救危局,清朝最高统治者被迫起用有救时之才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兴办洋务运动,一种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现象,开始涌动于古老的中国封建机体的内部。该学者意在(     
A.全面阐释洋务运动的原因B.揭示太平天国的历史进步性
C.揭露满清贵族的腐败无能D.肯定清政府自我调整的成效
9 . 晚清时期外国商品的涌入和外国人在中国设厂生产,给传统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手工业者和农民离开家乡进城谋生,宗族和家庭不能再为那些失业的、患病的、贫困的家庭成员提供帮助和慰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A.列强侵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激化B.西方文化传播冲击中国传统文化
C.手工业者和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D.传统家族社会在外来侵略下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资政新篇》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这表明《资政新篇》(     
A.具有浓郁的近代进步意识B.带有封建忠君的残余思想
C.反映出作者中体西用主张D.体现了民族工业兴起的特征
2023-08-08更新 | 268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