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
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生产技术
④向西方学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实行民主法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这是因为(        )
A.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B.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D.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016-11-18更新 | 5783次组卷 | 28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调查表。据此可推知
A.清军战斗力落后于日军
B.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
C.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
D.清军战斗精神不及日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利,郭嵩焘说“中国官民之势,悬隔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下列相关理解正确的是(        )
A.皇权专制过于强化是失败的主因
B.单纯发展海军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C.洋务运动没有改良封建政治制度
D.缺乏团结统一的领导导致战争失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英国人呤唎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写道:太平天国军民每隔七天要做礼拜,由长官和书手站在正中,众人分别站立两旁,诵赞美诗;一人朗诵黄表奏章,众人跪拜,读完后,焚化黄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太平天国是基督教化的运动
B.传播基督教是太平天国重要内容
C.宗教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外衣
D.传教士为太平天国制造舆论声势
7 .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2014-01-20更新 | 956次组卷 | 19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B.引进了一批外商企业
C.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D.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