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资政新篇》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这表明《资政新篇》(     
A.具有浓郁的近代进步意识B.带有封建忠君的残余思想
C.反映出作者中体西用主张D.体现了民族工业兴起的特征
2023-08-08更新 | 26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考历史试题(7月)
2 . 从源头看,人类文明有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商业文明,随着工业革命又产生了工业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耶律阿保机为其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范式。他宣布长子倍为继承人,仿照中国汉人传统的方式建造了上京。尽管他和他的契丹贵族一直在其领土上保持着游牧的习惯……耶律德光在位时期,辽国向南方的扩张要求重组其政治架构,行政体制按照双轨运行。这一中国历史上首开先河的政治模式,尊重了多民族社会的特性与需求。

——整编自卜正民主编《哈佛中国史》第4卷

材料二   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宋代城市经济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了,前代坊市的格局被打破了,到处可以设店、肆和作坊,商业活动场所扩大了。东晋南朝以来的草市或墟市在各地普遍发展,其中有一些形成为繁荣的小镇市。大小城市、镇市和草市,织成了地方商业之网,与广阔的农村有了较为密切的联系,在生产最发达的两浙地区更加如此,可以说区域性市场在宋代明显地发展起来了。由于商业、交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卷入了市场。

——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上)》

材料三

名称创办时间创办地点创办人
江南制造总局1865上海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1866福州左宗棠
轮船招商局1872上海李鸿章
汉阳铁厂1890汉阳张之洞
北洋水师1885旅顺、威海李鸿章
京师同文馆1862北京奕䜣
威海卫水师学堂1890威海丁汝昌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学习图册》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耶律阿保机建立的“统治范式”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辽“重组其政治架构”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城市经济显著发展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洋务新政的主要举措。结合所学,从现代化的视角简要评价洋务新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66年,上海《字林西报》报道称,该机器的制造成功是“显示中国人具有机器天才的惊人一例”、“雌雄螺旋、螺丝钉、活塞、气压计等,均由徐氏父子之亲自监制,并无外洋模型及外人之助”,曾国藩也称“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关于该机器说法正确的是(     
A.内燃机作为其驱动的主要动力B.标志着中国铁路时代的到来
C.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D.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2023-07-1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895年2月,外寇在山东半岛登陆,摧毁中国的重要基地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清政府被迫派李鸿章前往与外寇签约。该签订的条约为(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派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洋务运动打开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缺口;洋务运动促使了国防的近代化。因此,可以说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端。下列选项中的史实与这个结论不相符的是(     
A.创办了培养和翻译军事人才的学校
B.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
C.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D.创办一批像福新面粉公司一样的商办民用企业
6 . 下文是近代中国某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摘录,该条约第六款第一条: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两国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湖北省荆州府沙市,四川省重庆府,江苏省苏州府,浙江省杭州府。该条约(     
A.使国家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B.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刺激列强瓜分中国野心,掀起了瓜分狂潮
D.清政府与英、德、法、俄等八国签订于1901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晚清时期,从湘军走出来的总督、巡抚、尚书有26人,三品以上大员52人;淮军将领中出任地方大员者4人,文职僚属中担任疆吏枢臣者34人。这反映了(     
A.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B.清政府统治危机解除
C.晚清军事近代化的实现D.地方割据局面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862年8月清政府鉴于“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情性,……欲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清政府这一认识推动(     
A.创建京师大学堂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
C.设立京师同文馆D.创办清华学堂
10 . 如表为洋务运动时期一些地方大员就创办企业发表的言论,该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人物创办企业言论
云贵总督岑敏英云南矿业官商大贾多在闽、粤、上海一带地方,而上海尤为总汇之处,须于彼处设法招徕,如克迅速集事
黑龙江将军恭镗漠河金矿惟有招摹津沪商人醵资(凑钱)来江承办
A.洋务运动失败具有必然性B.“官督商办”模式的扩展
C.“剿发逆”和“勤远略”的冲突D.地方督抚的势力急剧膨胀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