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以下表格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有内容起止时间:19世纪60—90年代代表人物:奕䜣、曾国藩、李鸿章近代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
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促进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C.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D.促使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 . 劳劳车马
晚清重臣李鸿章(1823-1901年)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后步入仕途,亲历晚清诸多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上褒贬不一。

材料一 李鸿章生平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861组建淮军,抵抗起义军队
1872创办轮船招商局,投身运动。
1885与法国签订中法
1895甲午战争失败,与日本签订
19019月,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1月,去世。

材料二 劳劳车马未离鞍,帖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犹未息,请君英作等闲看。

——【清】李鸿章《临终诗》

材料三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彼非无鞠躬尽死而后已之心,后彼弥缝偷安以待死者也。彼于未死之前,当责任而不辞,然未尝有立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请所谓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中国朝野上下之人心,莫不皆然,而李亦其代表人也。

——梁启超《李鸿章传》


(1)根据所学,完成材料一表格中的填空。如獨补充有关李鸿章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容,还可补充哪些史实?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如何理解李鸿章所说的“海外尘氛犹未息”。
(3)根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梁启超对李鸿章境遇的价?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你对李鸿章有何评价?
2021-05-1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表是甲午战争后部分督抚(将军)关于矿务的相关言论。由此可知,当时(     
地方督抚(将军)论述
四川总督鹿传霖“金、银两矿,若概由商人集股承办,官仅抽其一二成充课,则利悉归商,无裨帑饷”
云贵总督崧蕃“云南地处边瘠,兵燹后,实鲜富商大贾,若不先发官本,商民仍多观望”
吉林将军延茂“省城设立矿务公司,招商集股,统归官办”

A.矿务经营模式发生明显变化B.地方官员对商办矿务的态度消极
C.清廷要求地方支持矿业发展D.财政困难严重影响晚清矿务开采
2022-10-01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八日

材料二   下表是洋务运动主要代表人物的任职情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曾国藩提出该奏折的背景,并说明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有何影响。
2021-12-15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八日

材料二 下表是洋务运动主要代表人物的任职情况

代表奕䜣(满)曾国藩李鸿章沈葆桢张之洞左宗棠
职务领班总理
衙门大臣
两江总督
直隶总督
直隶总督
北洋通商大臣
两江总督
南洋大臣
两广总督
湖广总督
闽浙总督
陕甘总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曾国藩提出该奏折的背景,并说明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洋务运动的特点,并分析指出这些特点有何影响。
6 . 下表是清末同治和光绪年间创办的主要新式学堂分类统计表。这些新式学堂的创办
外国语学校京师同文馆(1862年)
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
广州同文馆(1864年)
湖北自强学堂(1893年)
军事学校福建船舶学堂(1866年)
江南水师学堂(1890年)
天津水师学堂(1880年)
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
技术实业学校天津西医学堂(1894年)
上海电报学堂(1882年)

A.发展军事与学习文化并重B.践行中体西用思想
C.适应洋务运动开展的需要D.导致清朝统治危机
2021-05-08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1876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留欧学生,据当时中国驻英公使郭嵩焘记载,留英学生的主要课程如下表:

时间上午下午
星期一重学/化学画炮台图
星期二算学/格致学(含电学)画海道图
星期三重学/德法与俄土交战事宜论无事
星期四重学/化学画炮台图
星期五重学/德法与俄土交战事宜论无事
星期六论铁甲船情形/论炮弹情形无事

——摘编自《郭嵩焘日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中国近代留欧教育的信息一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要求:信息提炼准确无误;说明须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简炼清晰)
2021-10-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课后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依据近代社会变动的自然历史过程,当代学者王先明先生将近代士绅阶层的社会流动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如下表所示。


——摘编自程蕾《中国近代社会群体变迁研究》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9 . 下表是清政府所创办的主要新式学堂分类统计表。清政府此举
A.适应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需要B.违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C.使西学在中国得到普遍认同D.导致封建统治日益陷入危机
10 . 下表为中国近代前期不同类型企业工人人数情况统计表。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传统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B.洋务经济占据经济主导地位
C.近代企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