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洋务运动成功了吗?

材料一   

航线及份额长江北洋上海—宁波上海—福州
招商局5542604455505550
太古4538284550
怡和2040284550

1873189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与英国公司签订合同,规定三公司在中国部分航线营业份额


洋务企业数量变化曲线图

材料二   鸿章持国事,……独究讨外国政学、法治、兵备、财用、工商、艺术。闻欧美出一新器,必百方营够以备不虞。尝设广方言馆、机器织布局、轮船招商局,开磁州、开平铁矿、漠河金矿;广建铁路、电线及织布局、医学堂;购铁甲兵舰,筑大沽、旅顺、威海船坞、台垒;遴武备送德国学水陆军械技艺;筹通商日本,派员往驻;创设公司船赴英贸易。凡所营造,皆前此所未有也。

——《清史稿·李鸿章传》

材料三   



(1)材料一这类史料对研究这一问题是必需的吗?请说明理由。
(2)把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材料三体现出洋务运动哪些信息?评价洋务运动要坚持什么原则?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共计260卷。起自道光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日(1836年6月10日),许乃济奏请驰鸦片烟禁,迄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1875年1月12日)清廷下令捉拿报纸商陈言止。综计三朝筹办夷务始末内容,凡中外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如两次鸦片战争、中外匀结镇压太平军情况、沙俄强占中国东北土地,以及教案问题、租界问题都有记载。《筹办夷务始末》是清朝官修的对外关系档案资料的汇编。

——据故宫博物院网站资料整理

材料二   《筹办夷务始末》在1930年代初期被广泛利用。当代史学名家费正清因为参加一次该文献的宣告会而作出研究中国近代外交史的决定;1953年何炳棣见到费正清时还恭维地说,“您是继蒋廷黻之后举世第二位学者研究引用《筹办夷务始末》的”;哈佛大学外交史名家韦布斯特也据该文献来研究中国近代外交史。除外,还有一些学者也引用了《筹办夷务始末》的史料,大学里教授“中国外交史”课程的教师也把该书列为参考书目;也有燕京大学生的学士论文题目为“筹办夷务始末指南(咸丰)”。

——据【美】裴宜理、陈红民主编《什么是最好的历史学》整理


(1)根据材料一列举《筹办夷务始末》中对晚清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个事件,并简要陈述理由。
(2)1930年代是民国近代化发展加快的时期,知识界对国家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怀和期待。请从该视角谈谈你对1930年代初期《筹办夷务始末》被广泛引用的看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的义利观,有的秉承重“义”的义利观,同时倡导求“利”;有的推崇通过“商战”来维护利权,进而维护“义”;有的倾向通过兴办实业来求“利”,实现富国强国。这些义利观(     
A.旨在宣扬“中体西用”的价值B.具有救亡图存的时代特色
C.减少了社会变革的阻力D.强化了传统的纲常伦理
2023-07-29更新 | 145次组卷 | 36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政治史-考点08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与政策调整
4 . 1882年,中国电报局建立。郑观应称:“商贾贸易,藉电报以通达市价,则无者常绌,而有者常赢”。史料并载电报公司所产生的利润被投入到更广阔的洋务企业网络中。上述材料表明洋务运动意在
A.“设厂自救”B.“西体中用”
C.突破“器物”限制D.“求富”以“自强”
2018-11-07更新 | 3119次组卷 | 31卷引用: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型专练(新高考)-专题05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超出了旧的经济制度所能够承载的范围;随着社会变革的推进,新式学堂纷纷建立,新式出版机构与介绍西方知识的图书增多。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仅靠教化的作用和世道人心的固守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洋务派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所采取的解决之道,客观上越来越背离儒家的治国之道,虽说洋务派非有意为之,但它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国传统的一元文化模式逐渐解体。

——摘编自齐艳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文化基础研究》

材料二   “西化”的基本要义是向西方学习,即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制度、文化,以使自己达到如西方一样的先进的社会状态。从“西化”到“全盘西化”到“与国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中国从文明迷失再次走上了文化自信。……正是通过这种互相之间取长补短的借鉴和对话,中国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开放和包容态度走向世界。

——摘编自《浅析中西方文化融合与全盘西化的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一元文化解体的时代背景及其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近现代中国主流价值从文化迷失到再次走上文化自信的探索历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有一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曾出现过一系列努力,旨在改造政权到某一程度,使之一方面得以顺利参加近代世界的种种活动,另一方面又无须彻底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体现这些观念的制度。最能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020-10-05更新 | 3282次组卷 | 33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