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船政学堂

船政学堂是中国梦的十九世纪版本,它由洋务派主要领袖之一的左宗棠、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创办,于1866年底落户五口通商城市福州的马尾港。它最初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仿造英法等西方强国的坚船利炮;二是用西方的师资培养能驾驶蒸汽轮船的“良将”和能用西方技术制造枪炮的“良工”。可是,这所厂校合一的海军学校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影响,却大大超越了创办之初设定的目标。

船政之最:

1)中国近代航海教育的发祥地。福建船政成功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科技专科学校(福建船政学堂)和第一所技工学校(艺圃),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采取入学招考、借才异域、师夷长技、学用结合的新式教育模式,别于科举之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之才,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兴起,“闽堂是开山之祖”。

2)近代远东规模最大的造船产业基地。“船政为中国造船创始之厂”,创造了中国造船的数个第一:第一艘千吨级兵商舰船“万年清”;第一艘远东最大巡洋舰“扬武”;第一艘铁胁船“威远”;第一艘钢甲舰“平远”;……等。船政41年来生产的舰船总吨位占当时全国的82.26%,创办初期产业工人占全国同期人数的30%。

3)开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之先河。船政首次大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管理和人才,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设备运行和管理技能,吸收和消化先进技术,形成推动中国近代工业生产关系变革和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源。

4)中国制造肇端之地。船政创办了与造船相关的“十八厂”,自制第一台实用蒸汽机、起重机、车床、锅炉、新式抽水机,以及机制铜钱、精密仪器(钟表、经纬仪、罗盘、气压计、望远镜、瞄准器等)大炮、水雷和鱼雷等。

5)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船政造就了一批近代海军英才,如叶祖珪、萨镇冰、邓世昌、刘步蟾等;营造了40多艘近代海军舰船;创建了中国近代海军“福建轮船水师(福建水师、船政水师)”;实现了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次远航。

6)中国现代航空业的萌生地。……

7)创立留学生制度,派遣中国第一批留欧学生。留学生学成均归国,使中国培养科技人才提升了一个层次。如造船专家魏瀚、铁路专家詹天佑、轮机专家陈兆翱……等。

8)中国近代新文化的传播地。船政实行开放型的教育方式,推动了中学西传、西学中传和中西文化的融合,成为近代新文化的传播地。如外交家陈季同把《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书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翻译家王寿昌与林纾合作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思想家严复翻译世界八大名著《原富》《法意》《天演论》等;总监日意格(法)编撰《法汉袖珍词典》等。

9)近代先进科学技术之倡首。船政最早在国内发展无线电及通讯技术,创办中国第一家电报学堂,铺设中国第一条(川淡)海底电信电缆;……

(10)制定近代中国第一个航海国际标准。……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相关解说词


(1)根据船政之最的材料,归纳船政学堂教育的特点。
(2)船政学堂自开办以来最大的成就在于培养人才。根据所学,简述其中的佼佼者启蒙思想家严复的贡献。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船政学堂的影响?
2021-02-17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晚清的铁路修建。

材料一   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长约600米的小铁路,向清朝官员和百姓展示铁路的便利,这是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条铁路,……对比杜兰德热情高涨的推广,观众相当不领情,京城百姓对小铁路的反应是“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不久,步兵衙门就以担心引起骚乱为由把小铁路拆除了。

——田吉舷《中国铁路百年》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俄国出兵侵占我国伊犁,李鸿章借机提出“土车为铁路”的主张,指出俄国侵占伊犁,“我军万难远役”,如果不修铁路,新疆等西北边境就无法用兵。而且不仅俄国想侵占西北,英国同样垂涎云南、四川,如果中国自己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则列强将有所收敛,否则中国将面临更加紧迫的局面。

——摘编自雷颐《细说晚清七十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小铁路被拆除的原因。
(2)分析材料二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概括李鸿章力主修建铁路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晚清的铁路修建?
3 . 科学引领发展,技术助力生活,科技史亟需全人类省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晚期,(英国)已经有了跃进的感觉。人力和畜力已经被机器和非动物的能源所代替或补充;煤、铁等产量大幅增加。促使这种变化的一个必要的杠杆,就是发明。……没有发明的话,就不可能在产量上实现那么巨大的增长。(但发明)很少直接受益于理论科学,而更多是得益于经验。此外,像1754年在英国成立的皇家工艺、制造业与商业奖励协会这样的团体,则把发明创造的精神纳入了有用的轨道。……发明家的社会背景很不相同,从水磨匠到牧师,应有尽有。

——摘引自【英】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   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电磁场方程……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汽轮机等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筑在此理论基础之上。

——引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人类结束对水力、畜力和风力依赖的标志是什么?有何意义?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2)结合十九世纪中期的中国状况,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3)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并回答明清政府使用“海禁”的目的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
2021-11-11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O六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八日

材料二 下表是洋务运动主要代表人物的任职情况

代表奕䜣(满)曾国藩李鸿章沈葆桢张之洞左宗棠
职务领班总理
衙门大臣
两江总督
直隶总督
直隶总督
北洋通商大臣
两江总督
南洋大臣
两广总督
湖广总督
闽浙总督
陕甘总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曾国藩提出该奏折的背景,并说明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洋务运动的特点,并分析指出这些特点有何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城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样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时期的对外政策,并概括其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清朝统治者对外态度是什么?他们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农民起义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东南,定都天京。大批满族官吏望风而逃。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罗泽南等湘籍官绅在湖南各地兴办团练,参与镇压农民起义,继而逐渐汇集壮大,最终形成了近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湘军。湘军诸将在战争空闲里,养成了看古人书、作经世文的习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被誉为近代湖湘文化之集大成者的曾国藩,他所率领的湘军部队所到之处,必请当地大儒给将士授课,学习儒学在部队里蔚然成风。同光年间,有一批湘军将领回到湖南,积极捐款筹建地方学校、书院等教育机构,并且亲自主持教学。湘军设编书局、采访忠义局,曾国藩组织幕员搜集、校刊和编撰各种古书和现刊,如《王船山遗书》《两江忠义录》等活动。湘军领导层绝对多数都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文武兼备的人才,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集、地方志和经学著作,成为今天研究近代湖南社会乃至整个近代中国社会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各州县为死难的湘军将士建立忠义祠、褒忠祠,撰写褒忠录,分别旌表,酌议从优抚恤,以宣传朝廷褒忠励节之道。这些宗祠为后世所景仰,成为近代湖湘文化体系中宝贵的文化遗产。

——熊英《湘军对近代湖湘文化的贡献及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湘军崛起的原因及湘军对近代湖湘文化的贡献。

材料二   近代湖南士人几乎都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当作自己神圣职责与使命,焕发出了一种百折不挠和勇于献身的奋斗精神。戊戌政变时,谭嗣同本可逃过劫难,却甘愿受死,以鲜血唤起民族觉醒。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中,湖南涌现了一批批英雄人物,如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可以说,没有湖湘弟子的参与,就不可能有辛亥革命。近代以来,面对危机四伏的社会局面,湖湘士人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清醒地意识到必须超越传统,积极向西方学习,实现国家的近代转型。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曾国藩将“师夷"的主张付诸实施,筹办洋务;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等为代表的一批现代湖湘文化杰出人物,他们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实践融会贯通,创立了中国革命的理论,从而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聂荣华《湖湘文化通论》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
2021-06-09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仿真卷(三)历史试题
8 . “中国第一厂”的前世今生

材料一   同治四年(1865年)清政府购买了外国人开设在上海虹口地区的旗记铁厂,并将原有两洋炮局并入,组成新厂,定名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制造船炮军火和各种机器,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车床,自行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推进的军舰“惠吉”号和第一艘铁甲军舰“金瓯”号,研制了中国第一支步枪、第一门钢炮、第一磅无烟火药,炼出了中国第一炉钢……

1867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迁至城南高昌庙现址,并建立了翻译馆。翻译馆不仅造就了徐寿、华蘅芳、徐建寅等中国近代第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专家,而且成为全面介绍、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开拓者……

1938年1月,江南造船厂被日军侵占,改名“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由此,江南厂陷入了苦难的深渊……到1949年,连年战乱的践踏和国民党军队撤退前的大破坏,使江南厂满目疮痍,破败不堪。

——引自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网《企业沿革》

材料二   1949年5月28日,陈毅同志签署上海市军管会第一号命令,正式接管江南造船厂。江南造船厂持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建造了中国第一艘潜艇、第一艘护卫舰、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艘自行研制的国产万吨轮“东风”……第一代航天测量船“远望1”、“远望2”号和首艘大型远洋调查船“向洋红10”号等。

80年代后,建造的“江南巴拿马”型系列散货船,是中国第一个在国际租船市场上挂牌交易的国际著名品牌。建造了中国第一艘液化气(LPG)运输船,开发建造的汽车滚装船、快速集装箱船、大型自卸船、跨海火车渡船等一大批高技术船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第一厂”前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第一厂”今生的成果。
(3)根据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中国第一厂”的前世今生。
2021-05-28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光绪七年(1881年),薛福成署直隶宣化府,写出《酌议北洋海防水师章程》,提出了对未来北洋海军的构想,李鸿章以薛福成的设想为基础建立了北洋海军。次年,朝鲜兴宣大院君李昱应发动壬午兵变,薛福成向署理直隶总督张树声献计,尽快出兵朝鲜拘捕乱党魁首。张树声采纳了薛福成的建议,迅速平定了朝鲜之乱,使觊觎朝鲜的日本欲趁乱控制朝鲜的阴谋失败。光绪十年(1884年)初夏,中法战争爆发,时任宁绍台道的薛福成加强防务,指挥军民重创犯浙的法国军舰,因功加布政使衔。任驻欧公使期间,薛福成还参与众多具体外交事务,光绪十八年(1892年)与英国就滇缅边界划分和通商条约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由于薛福成援引国际公约,刚柔并用,英国终于同意签订《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中国收回了滇边部分领土和权益。此外,薛福成还以国际公法为依据,迫使英国政府同意中国在其属境内设立领事,这样,中国政府就在南洋、缅甸等处设立了领事馆,保护当地华侨的权益。

——摘编自《晚清外交家薛福成的一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薛福成任职期间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薛福成取得贡献的原因。
2021-05-17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近代的股票市场,是逐渐从无形到有形、从分散到集中发展起来的。随着在华外国股份制企业营业发达,投资者获利丰厚。轮船招商局等洋务企业规定不管经营如何,每年都发放10%的股息。投资者把购买股票看成获利的极好途径,以致购买股票,极少过问公司的经营状况。《申报》曾经报道:“今华人之购股票者,则不问公司之美恶,及可以获利与否,但有一公司新创,纠集股份,则无论何妇,竞往附股,唯恐失之。”钱庄见有利可图,大肆放款,有些钱庄“资本不过数万之多,而放账竟多至数百万”。上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股票交易的高潮。18826月,上市交易的股票仅有10种,到了18834月,则达到29种。股票市场的价格均超过了股票的票面额,高的甚至超过数倍,股票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由于国际市场丝织品出现波动,引发国内商号乃至钱庄倒闭,对市场形成严重的冲击,出现了全融风潮,股市一落千丈,最终酿成巨大灾难

——摘编自杜恂诚《中国近代的三次全融风潮及其启示》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和美国股市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一方面战后自由贸易扩大,通胀率保持在低位,美国企业的管理和党争力迅速提高,多种发明和技术如汽车、无线装置、电器和石化产品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前景。美国经济更是进入著名的“柯立芝繁荣”,基本面支持了投资者的信心。另一方面,战时公债逐步退出美国证券市场增加了股票市场的资金供应,国际资本也大量流入美国,银行保证金借款又进一步刺激股市上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数百万普通居民争相购买股票的景象。1929年崩盘前,美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PE水平接近20倍,当时的股票价格现在看来也是非常高的。

——摘编自杨宝忠《美国股市百年发展史:读懂它,就读懂整个西方证券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两国股市发展的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美两国股市发展的历史背景。(1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股市发展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