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60年5月,英法联军欲大举进犯京津大沽时,两江总督何桂清等人却与侵略军商议“借师助剿”之事。8月,英法联军进攻大沽炮台之际,清军与驻扎上海的英法“友军”共同阻挡太平军向上海进军。这体现了(     
A.中外反动势力的利益具有一致性B.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C.长江流域成为西方列强势力范围D.江浙的官员大部分为主和派
2023-05-06更新 | 28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掌握地方军政实权的洋务派督抚支持兴办近代企业,但他们关注的往往是本地区的矿山开采和工业建设。洋务民用企业转归商办后,企业家更多地考虑的是经济效益,总是在原料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地区投资设厂。由此可见,洋务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     
A.促进了工矿企业的合理发展B.满足了洋务运动的发展需求
C.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限制D.抑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3 .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前后,督理台湾军务的沈葆桢向清廷提出了在台湾“联外交、储人才、储利器、通信息”的方略,得到清廷采纳。随后,台湾相继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矿企业、第一条铁路、第一条电信线路、第一所新式学校等,成为中国各省中技术近代化建设和发展成就较突出的地区之一。19世纪中后期台湾近代化建设(     
A.是日本不断觊觎台湾的产物B.表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D.为日后的行政区划改革奠定了基础
2023-04-1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67年,翁同龢在日记中写道:“同文馆之设,谣言甚多,有对联云:‘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子弟拜异类为师’,……京师口语藉耕,或粘纸于前门以俚语笑骂‘胡闹胡闹,教人都从了天主教’云云。或作对句:‘未同而言,斯文将丧。’又曰:‘孔门弟子,鬼谷先生。’”这反映出(     
A.中体西用观念已成社会共识B.顽固派坚决反对向西方学习
C.反洋教情绪阻碍近代化进程D.社会环境制约新式教育发展
5 . 针对晚清列强环同的危局,同样心系富强的“清流派”代表张佩纶,专注于从《管子》中进行学术探索,提出“以政教言之,言自强者无非西法是尚,求其能通古今利害以自强者,无有也”。他既认为“欲求坚甲利兵……则必以炼铁为第一要义”,又着力发《管子》中的“牧民”之意,认为富国之术“虽通鱼盐之利,而实重仓廪之储”。以下对张佩纶思想解读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洋务运动时期思想的复杂性B.其“自强”思想带有明显的儒生色彩
C.对西方的学习上升到“政教”层面D.坚持不废农本、执守王道的传统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李鸿章在设立招商局的过程中,由于与太古等外商轮运企业竞争,竞相降价。因为资金短缺,李鸿章要求各省直接拨借官本200万两来充盈洋务企业。“收买旗昌洋行,得船18艘”,但是仅仅在5年之内,已经有9艘无法使用。据此可以推断出(     
A.中央集权遭受巨大冲击B.国外资本实力十分雄厚
C.官僚腐败侵蚀企业发展D.军工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7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2022-11-03更新 | 1795次组卷 | 10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公司”是中国第一家采用新式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的钢铁联合企业,初为洋务派筹办。1907-1913年,面向社会大规模招股集资,以解决自创办以来的资金困境并谋求扩大生产规模,但是招股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公司不得不依靠借贷维持运转,给公司埋下致命隐患。这说明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陷入萧条B.官僚资本主义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C.实业发展缺少政策保障D.缺少构建完整工业体系社会环境
2022-06-05更新 | 688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日本国志》是近代著名爱国诗人黄遵宪所写的第一部日本通史和明治维新史。该书1890年刊行,但社会影响不太。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此名成为畅销书,社会上一时流行这样一句话:“此书早日广为辆行,省岁重二万万。”这一现象反映了
A.近代新思想的萌发B.民族危机推动思想解放
C.“中体西用”思想D.维新变法成为社会共识
2022-06-05更新 | 677次组卷 | 12卷引用:重庆市渝北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廷认可地方督抚抽取厘金等“就地筹款”的措施。其后,“无论田赋、盐茶,一切征榷悉归地方督抚”。这些做法
A.激化矛盾加速了晚清政府的崩溃B.导致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C.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D.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困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