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79年,郭嵩焘出使英、法归国后,指出:“天地自然之利,百姓皆能经营,不必官办督率。若经由官开采,则将强夺民业,烦扰百端。”他极力主张官府不要采取行政手段干预工商业,只要“创置器械推行之各省,俟民之择而从焉”即可。郭嵩焘的这一认识
A.奠定了洋务运动的思想基础B.顺应了实业救国的思想潮流
C.反映了民族企业发展的要求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独立发展
2 . 1858年一名侵华英军的军官写道:“中国官府惧怕我们的武力,并且对他们的正当权利一无所知,惧怕和外国人打交道。外国人变得更加猖獗,可以为所欲为地施展恶行,社会渣滓都被吸引到这个国家。”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
①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国家主权
②清朝地方政府的官员愚昧无能
③列强在中国攫取了领事裁判权
④沿海地区沦为列强的势力范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汪敬虞《唐廷枢研究》一文中提到,今火船往来中国者正多,获利亦巨,各国皆有轮船公司, 华人亦应回合公司,专造轮船运货出进,自取其利,勿庸附搭他国也,唐廷枢此举
A.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使列强的经济侵略暂时放松
C.与外国商战以抵制经济侵略D.使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春天
4 .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其本质不同体现在
A.制定方案的目的不同
B.发展经济的方向不同
C.反封建程度有所不同
D.方案的指导思想不同
5 . 19世纪末,一位外国军事考察员沿长江考察中国的海域情况,请问他最远可以到达那里:
A.汉口B.九江C.宜昌D.重庆
6 .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018-06-09更新 | 14939次组卷 | 148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纯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面是某国侵华计划的部分内容。为了达到这项目的,该国发动了
第三项又,即使在任何情况下,签订战胜条约时,也必须将以下六个要冲,纳入本邦版图。
其一盛京益州以南之旅顺半岛
其二山东登州府管辖之地
其三浙江舟山群岛
其四澎湖群岛
其五台湾全岛
其六扬子江沿岸左右十里之地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为某同学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所采用的材料。该图片可用来说明甲午中日战争
A.日本蓄谋已久B.中国失败原因C.日本军力强大D.中国政府腐畋
9 . 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
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016-11-18更新 | 5783次组卷 | 28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