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2019-01-30更新 | 1634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1年北京市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里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2018-07-09更新 | 302次组卷 | 18卷引用:北京市牛栏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清朝大臣绍英当时所记的“光绪庚子年避难日记”片断,内有“日本洋兵……攻破东直门”等内容。

以下事件,可能被记录其中的是
A.清廷被迫推行“预备立宪”B.清政府下令军队镇压义和团
C.甲午战争中日军犯下侵华罪行D.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
4 . 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       与清朝官员的联系并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说的“暴乱”是指(   
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
5 .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明显不同是
A.没有明确的斗争纲领B.以反帝为主要目标
C.带有迷信色彩D.被中外反动势力镇压
6 . 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B.主要由阶级矛盾引起
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2017-12-02更新 | 29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北京大学附中河南分校高一12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拳匪的失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革命任务不明确
B.指导思想不科学
C.革命目标不清晰
D.具有空想性
2017-12-01更新 | 352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清末某农民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占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60年代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9 . “打鬼烧书图”是19世纪末流传于山东的反洋教斗争宣传画,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①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②这种斗争具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③体现了山东人民的反帝精神④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使它们退出了山东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晚清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奏疏中说:“窃查此次战事,由于匪徒藉口仇教(基督教),肆行烧杀,致酿大患,各国……·调舰增兵,合而谋我。”这里所说的“匪徒”是
A.太平军
B.英法联军
C.义和团
D.八国联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