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义和团的传单说:“只因四十余年内,中国洋人到处行。三月之中都杀尽,中原不准有洋人。余者逐回外国去。”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A.目的是维护清廷封建统治B.具有盲目的排外倾向
C.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引发D.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内容是西方媒体在义和团运动前后对中国的评价。这种变化说明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前

“一群没有活力的群众”“无可救药”“没有希望的民族”

义和团运动后

“有光荣革命传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完成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挽救了濒临崩溃的清政府
C.打退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D.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3 . 下图揭帖文字的部分节录为:“庚子三春,日照重阴,君非桀纣,奈有匪人。最恨合约一误,致皆党鬼殃民。上行下效兮,奸究道生;中原忍绝兮,羽翼洋人;趋炎附势兮,四畜同群;逢天坛怒兮,假手良民;红灯暗照兮,民不迷经;义和明教兮,不约同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合约”是指《辛丑条约》B.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
C.阻止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D.揭帖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
2023-12-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严复在《主客平议》中说道“庚子妖民愚竖,盗兵潢池,其遗祸国家至矣,然而其中不可谓无爱国者。特愚妄愤戾,而其术又纯出于野蛮,此其所以终被恶名,而无以自解于天下。呜呼!亦可伤己。”严复评论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2023-11-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兴化市2023-2024年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00年7月14日,闽浙总督许应骙同俄、英、美、日等六国签订《福建互保协定》,提出“鉴于两江、两湖、两广及安徽等省督抚与各国驻上海领事磋商后,现已同意采取互保措施……福建省当局已决定按照两江及上述各省所达成的协议行动”。这一协定(     
A.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表明清政府中央权威的式微
C.是对清廷沦为洋人朝廷的回应D.促成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
2023-11-2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01年,留日学生发表的《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认为,义和团运动代表了“中国民气”,其反抗列强侵略的英勇行为“振刷”了中国的国民精神。据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振奋了中国人民反帝精神B.促使大批的学生留学日本
C.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D.导致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
2023-11-21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致使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在反洋教斗争中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该运动(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色彩B.粉碎列强瓜分中国企图
C.深受西方宗教思想影响D.加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一位德国军官这样回忆在中国经历的一次战斗:“其成员展示出非凡的勇气和视死如归的精神。虽然他们只装备了剑、梭和刀,但他们在我们的死亡火力下依然不停地前进着。”此处“他们”所从属的组织是(   )
A.北洋舰队B.义和团C.太平军D.兴中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晚清时期,山东教案(又称反洋教斗争)频发,面对洋人、教士的侵略与违法行为,山东形成了包括封建官员、地主士绅、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城市平民、吏役兵丁、无产者等的反洋教大联合。由此可见(       
A.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B.清廷中央集权式微
C.传统文化排斥洋教文化D.中外民族矛盾深化
10 . 1898年,直隶各地义和团运动兴起。直隶省府向有关州县调派军队进行震慑,劝谕义和团解散。各地方官对义和团的弹压审慎而有限,有少数地方官暗中对义和团采取庇护态度。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社会性质的变化B.中央权力的下移C.民族危机的加深D.八国联军的侵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