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①反对外来侵略   ②形成了统一的领导核心   ③笼统排外思想   ④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19 世纪末,人民群众的反洋教斗争发展为席卷中国北部的义和团运动。这一运动的口号是
A.还我河山B.自强求富C.扶清灭洋D.外争国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甲午中日战争抗击日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要灭亡中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又重新实行“以华治华”的策略,导致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
B.义和团运动对列强的打击
C.帝国主义力量的相对削弱
D.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激化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请来各等众神仙。……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生平。”这首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9-10高一上·山东聊城·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面19世纪末流传于民间的宣传画,该图最有可能和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太平天国B.维新变法C.义和团D.辛亥革命
2019-09-05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一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人’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抚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辛亥革命中
D.义和团运动中
2019-01-30更新 | 603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1届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8 .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中世纪原指欧洲黑暗的中世纪时期,这里的“中世纪”指的是封建专制国家)。”此评价最适合于
A.太平天国运动B.新文化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9 .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反映义和团认识到了(     
A.清政府与外国侵略势力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B.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占主要地位
C.西方列强与中国政府的矛盾尖锐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10 . 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是      
A.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B.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C.暴露了清政府的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D.抗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