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从太平天国的反封建反侵略到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反映出
A.农民阶级的反封建革命性渐趋衰弱
B.小农经济决定农民阶级易受封建统治者蒙蔽
C.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上升
D.农民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最具反抗性
2016-11-27更新 | 1449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随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2 . “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莫道中华尽懦弱,农民阶级志不移。”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3 . 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他所评价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2016-11-22更新 | 264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市金东方高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下图反应的武装行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鸦片战争D.甲午战争
5 . 近代竹枝词记载了历史的变迁。“辉煌金碧店悬牌,洋字洋名一律揩。欧墨新书千百种,满投沟井自沉埋。”这种现象集中发生在( )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D.义和团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