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2 . 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坚决捍卫了民族尊严
B.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C.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
D.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2017-12-13更新 | 195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拳匪的失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革命任务不明确
B.指导思想不科学
C.革命目标不清晰
D.具有空想性
2017-12-01更新 | 352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考评(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19世纪末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渗透,传统的社会体系发生了动摇,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A.遭受到了列强的镇压
B.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改变
C.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D.是列强侵略加剧的产物
2017-11-26更新 | 247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11月)历史
5 . 百年以来,我国前卫的学术语境和精神气候经历了多次嬗变,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如五四时期的反传统﹣﹣启蒙”,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反帝﹣﹣救亡,五六十年代的反西方﹣﹣冷战,八十年代的反封建﹣﹣新启蒙。据此判断,五四时期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处于主导地位的核心词最有可能是(  )
A.迷信落后B.爱国进步C.救亡图存D.正义理性

6 . 近百年中国历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屈辱史,也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反抗史、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请根据所学知识,为材料中历次侵华战争的影响及各阶层反抗的口号找到正确的选项(请在答题纸上数字序号后面填写正确的字母代号)。

7 . 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016-12-13更新 | 231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义和团揭帖写道:“焚黄表,生香烟,请来各洞众神仙……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德哭连连。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义和团这种狂热情绪主要来自
A.朴素的爱国热情
B.对社会矛盾的科学分析
C.知识分子的宣传
D.对清朝政府的正确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世纪末,洋教势力扩大,吸收了不少中国人加入;与此同时,人民的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并最终形成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该材料反映了
①列强利用传教特权,强迫中国人入教        ②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③群众中爱国行为与卖国活动斗争激烈        ④东西方文化既相互融合又激烈冲突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斗争都存在着某种幼稚病,要么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反对封建势力,对帝国主义抱有一定程度的幻想;要么缺乏必要的反帝斗争的策略,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清。属于后者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