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义和团运动期间“拳民”拟定了一份“和约”,部分内容如下:日本将台湾、德国将胶州、俄国将大连湾、英国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和运往外国者加倍收税。据此可知,这份“和约”反映了(     
A.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转向强硬B.《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社会现实
C.根植于阶级和时代的爱国情感D.中国社会各阶层共同的思想认识
2023-10-11更新 | 471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898年8月3日,大足人余栋臣发布《告示》:“自古夷狄之横,未有如今日者!”宣称“但戮洋人,非叛国家”,“惟就义民今日之幸(举),以剪国仇,以继圣教,以除民害,以洗沉冤。”这一观点(     
A.清晰认识了当时国内局势B.代表近代民族救亡新方向
C.完全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D.反映了中外民族矛盾尖锐
2023-10-11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1900年夏,南方一家著名报纸刊登文章指出,有许多城市的民众在茶坊、酒肆中聚集谈论,说北方省份的义和拳召集党羽为难各地的教堂、教士,多次与官兵对抗,“罪大恶极”,“无稽谢语层出不穷,闾巷不逞之徒复从而和之”。这反映出(     
A.晚清统治不得民心B.南方缺乏革命的氛围
C.民众关心时局变化D.媒体大都反对义和团
4 . 1900年6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的名义向十一国宣战,当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铁路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此诏书扣押,只给各地督抚观看,并且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刘坤一、张之洞等督抚则在策划“东南互保”,由此可知(     
A.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朝廷B.清政府面临严峻的统治危机
C.地方督抚摆脱了中央节制D.外交近代化取得了重大突破
2023-10-08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S7高质量发展联盟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1900年5月,总理新门大臣奕劻在奏折中将进入京师的义和团称为“外来奸民”。随即,慈禧太后下诏严惩违禁揭贴的“奸民”,甚至要“邻右同坐”,实行株连,这反映了当时的清政府(     
A.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寻求缓和与列强的关系
C.勾结列强镇压义和团运动D.民族抵抗意识丧失殆尽
6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法国政府极力维护来华天主教教士的保护权,曲意袒护教士教民,态度极为蛮横。后来,法国主动放弃了保教权,不再像以前那样动辄对中国进行威胁和勒索。法国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A.法国政府主动放弃了保教权B.中法之间的民教冲突减少
C.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列强气焰D.法国政府对华控制力下降
7 . 义和团运动期间,有一份揭帖曾广泛流传。该揭帖内容有:“四海风云驾海潮,争权争教又争朝……生灵到底归何处?只见明灯路一条。”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指导思想并不明确B.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革命目标尚不清晰D.体现强烈的爱国情怀
2023-09-1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00年,盛宣怀急电李鸿章、刘坤一及张之洞。济沁电,万勿声张。沪各领事接津电,津租界炮毁,洋人死甚众。如欲图补救须趁未奉旨之先,岘帅、香帅会同电饬地方官上海道与各领事订约。上海租界准归各国保护,长江内地均归督抚保护。该电报(     
A.说明了列强侵华策略转变B.表明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
C.显示出中华民族逐渐觉醒D.反映出清廷统治危机加剧
2023-09-0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菁师联盟2024届高三8月质量监测考历史试题(新高考)
9 . 1900年5月,军机处发“集义民御外侮”谕旨,大臣盛宣怀接到此旨后,向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发出电报,称“似非从权不可”,令各督抚应据实际情形“保守疆土”“互相劝勉,联络一气”。李鸿章则回电道:“廿五矫诏,粤断不奉。”这反映了当时(     
A.地方官员协同卫国B.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C.清朝面临内忧外患D.列强势力渗透中央
2023-08-31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二部分提升小卷14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02年,直隶广宗县的义和团余部掀起“扫清灭洋”起义,遭到清政府残酷镇压。后拳民串联河北各地反抗势力,并四处张贴揭帖,主张“扫洋人,出中原,除贪官,灭凶顽”。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       
A.代表农民阶级利益需求B.运用通俗宣传集合各阶级力量
C.斗争性质发生重大变化D.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2023-08-3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二部分提升小卷11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