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7 道试题
1 . 义和团和太平天国运动
A.都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B.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都有统一的组织和领导D.都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
2021-09-2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长期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说,人民群众的武装起义保全了帝国的领土完整,它们使外国列强慑于群众起义,特别是在经历了某一事件的恐怖以后,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希望。材料所评论的事件
A.是甲午战败的结果B.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C.具有强烈的爱国性D.导致了清朝统治集团瓦解
2021-09-27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B.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此兴起
D.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
2021-09-26更新 | 211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4届浙江建人高复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梁漱溟先生(1893——1988)曾经回忆:“八岁这一年,英文学不成了……我们只好将《英文初阶》《英文进阶》(当时的课本)一齐烧毁。”导致其“英文学不成”的事件最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八国联军侵华D.辛亥革命
2021-08-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若以该国现刻武备之虚弱,财源之枯竭,政象之纷乱而论,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现在所欲问者,只是各国对此问题,究取何种态度。俄国方面,因占领满洲之故,在最近期间,当可心满意足。假如现在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占领福建,英国取得长江流域一部分,德国占据山东,则中国方面实无力加以阻止。因此,我们对此问题,必须十分注意,倘或一旦列强对于瓜分之事,果有妥协之望。……但余对于此事,却认为绝对不能实现。英国极不愿意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占领福建。日本方面对于德国之据有山东,则认为危险万分。各国方面对于英人之垄断长江,认为势难坐视。至于美国方面,更早已决定,反对一切瓜分之举。俄国方面若能听其独占满洲,毫不加以阻扰,则该国对于他国之实行瓜分中国,当可袖手旁观,盖彼固深信,各国对于此事,彼此之间必将发生无限纠葛故也。因此之故,急欲促现瓜分一事,实系毫无益处之举。

——《瓦德西拳乱笔记》(190123日条)


请回答:
(1)据材料回答,瓦德西认为当时“瓜分中国”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的理由是什么?
(2)但瓦德西又认为“急欲促现瓜分一事,实系毫无益处之举。”根据材料概括他的理由又是什么?
(3)瓦德西认为“急欲促现瓜分一事,实系毫无益处之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此列强采取什么样方式来统治中国?
(4)当时帝国主义列强没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021-08-2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为了完成“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研究性课题,小明收集到以下史料,按照史料反映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②"那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电
③“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与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并不同义。”属于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     
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一二·九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孙中山指出,由于“排外之心而狂妄之举”,“愚蒙之质”而蛮干蠢干的同时,也有“视死如归”的精神,“然义和团,尚仅直隶一隅之民也,若举国一心,则又岂义和团之可比哉!”其意在强调
A.义和团斗争目标不明确B.义和团的爱国与牺牲精神给予后人启发
C.农民阶级无法挽救中国D.清政府面对列强侵略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9 . 下列图片的内容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致远”号撞向敌舰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义和团战士

A.反抗外来侵略B.寻求救国之路
C.从事民主革命D.推翻清朝统治
10 . (这一运动)代表民族情感,但不代表时代的脚步,不是民族觉醒,但促进了民族觉醒。作为一场爱国运动,其植根于经济的保守意识,抵御外侮的愿望同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连在一起……由救国而误国是一种悲剧。据此可知,这一运动
A.成为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开端B.主张通过绝对平均主义救国
C.促成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D.对近代中国产生多方面影响
2021-04-11更新 | 41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